下列关于生态学相关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某种群年初个体数为100,一年内新生个体20个,死亡个体10个,年末时个数为1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 |
| B.某农场丰富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良好环境,鼠的大量繁殖引来鹰的捕食,黑线姬鼠种群数量的下降说明了该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
| C.科研人员在调查某河流污染情况时发现每毫升河水中含有9个大肠杆菌,该结构不能反映出种群的空间特征 |
| D.我国西南横断山区动植物物种丰富,其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群落演替的结果 |
下图1表示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有关操作,图2是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酒精发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刚溶化的海藻酸钠应迅速与活化的酵母菌混合制备混 合液- |
| B.图1中X溶液为CaCl2溶液,其作用是使海藻酸钠形成凝胶珠 |
| C.图2发酵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为了使培养液与酵母菌充分接触 |
| D.图1中制备的凝胶珠用蒸馏水洗涤后再转移到图2装置中 |
在
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中,关于对样品处理过程中,分析无误的是
| A.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血浆中的葡萄糖、无机盐 |
| B.洗涤时离心速度过低,时间过短,白细胞等会沉淀,达不到分离的效果 |
| C.洗涤过程选用0.1%的生理盐水 |
| D.透析的目的是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 |
在 DNA 的粗提取实验中,提取鸡血细胞中的核物质和析出 DNA 粘稠物的操作过程均用到蒸馏水,其作用在于
A 前者使血细胞破裂,后者稀释氯化钠溶液
B 前者用来溶解血细胞,后者用来溶解 DNA
C 前者用来分离细胞核,后者用来保护 DNA
D 前者防止细胞核破裂,后者使 DNA 析出
对三次过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第一次过滤后,核物质存在于滤出的固体物中
B .第二次过滤时使用多层纱布, DNA 存在于纱布上的黏稠物中
C .第三次过滤后, DNA 存在于滤液中,可进一步除去非 DNA 物质
D .上述 B 、 C 均正确
下列关于DNA粗提取与鉴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化钠的浓度越低,对DNA的溶解度越大 |
| B.人体的血液不可代替鸡血进行该实验 |
| C.柠檬酸钠的主要作用是加速血细胞破裂 |
| D.利用DNA易溶于酒精的特点可除去DNA中的部分杂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