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用渗析的方法精制Fe(OH)3胶体 |
B.用过滤的方法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的少量淀粉胶体 |
C.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BaSO4的BaCO3 |
D.用加热→蒸发的方法可以除去粗盐中的CaCl2、MgCl2等杂质 |
下列试纸在使用时不宜用水湿润的是
A.蓝色石蕊试纸 | B.淀粉碘化钾试纸 | C.pH试纸 | D.红色石蕊试纸 |
某温度下,在容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可逆反应:X(g) + 2Y(g)2Z(g)。
平衡时,X、Y、Z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 mol、1 mol、2 mol,保持温度不变,再向容器中分别充入1 mol、1 mol、2 mol的X、Y、Z,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刚充入时,反应速率V (正)减小,V (逆)增大 |
B.达到新平衡时,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 |
C.达到新平衡时,容器内气体的压强是原来的两倍 |
D.达到新平衡时,容器内气体的百分组成和原来相同 |
pH=1的两种酸溶液A、B各1mL,分别加水稀释到1000mL,其pH与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B两种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B.稀释后,A酸溶液的酸性比B酸溶液弱
C.若a=4,则A是强酸,B是弱酸
D.若1<a<4,则A、B都是弱酸
放热反应CO(g)+H2O(g) CO2(g)+H2(g)在温度t1时达到平衡,c1(CO)=c1(H2O)="1.0" mol·L-1,其平衡常数为K1。其他条件不变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至t2时,反应物的平衡浓度分别为c2(CO)和c2(H2O),平衡常数为K2,则
A.若增大CO浓度,K2和K1都增大 | B.K2>K1 |
C.c2(CO)=c2(H2O) | D.c1(CO)>c2(CO) |
分别将下列物质:①CuSO4②Na2O2③NaCl④FeCl3投入水中,对其溶液加热蒸干,仍能得到原物质的是
A.①②③ | B.①③ | C.③④ | D.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