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示意某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650~1780年该区域( )
|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 | B.经历了移民开垦 |
| C.农业结构复杂 | D.注重生态保护 |
进入20世纪该区域( )
| A.气候持续干旱 | B.大力发展畜牧业 |
| C.种植业产值降低 | D.实施了退耕还林 |
下图为世界四个地点的坐标,据此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①②③④作为大洲分界线的经线经过的地点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点东西两侧地形不同,主要矿产的种类相同 |
| B.②点附近有一条自北向南的大河注入海洋 |
| C.自③点向南北两侧的气候依次为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 |
| D.④点东西两侧的降水量大致相同 |
甲乙两物体分别在南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进行长距离水平运动 ()
| A.甲乙物体都自西向东运动,运动方向都向较低纬度偏 |
| B.甲乙物体都向北运动,运动方向都向西偏 |
| C.甲乙物体都自东向西运动,运动方向都向北偏 |
| D.甲乙物体都向南运动,运动方向都向东偏 |
读图从山峰向下望,将不能看见哪一点:()
从甲地(80°E,70°N)到乙地(101°w,70°N),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
| A.一直向正东方向走 |
| B.先向西北,再向西,最后向西南走 |
| C.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 |
| 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走 |
读某区域小比例尺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若a>b,阴影部分为陆地,则图中所示为( )
| A.北半球7月等温线分布 | B.南半球1月等温线分布 |
| C.南半球7月等温线分布 | D.北半球1月等温线分布 |
若a<b,且阴影部分为海洋,则此时( )
| A.塔斯马尼亚岛正值隆冬季节 | B.圣地亚哥正值雨季 |
| C.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 | D.赞比亚草原一片葱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