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放学前,晓明站在窗玻璃前1.5米处里看到了自己上半身的像,为了看得更清楚一点,他又向前走了1米,此时,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晓明和窗玻璃里的像相距           米,晓明          (选填“能”、“不能”)在玻璃窗中成完整的像。

科目 物理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平面镜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电视机画面的颜色是由___________三种色混合而成的,电视遥控器用_____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来遥控电视机的。

生活中经常用“高”“低”来形容声音。“女高音”的“高”是指声音的________;“低声细语”的“低”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_。

明明同学学了“物态变化”一章的知识后,做了如下实验:他把酒精反复涂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去扇,他发现温度计的读数变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这是因为酒精在________时要________热(选填“吸”或“放”)造成的。

在下列数据后填上合适的单位:(1)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小轿车的速度约为33______;(2)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______;(3)新生儿的质量为2000~5000_______;(4)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约为20~20000______;(5)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5_______。

(6分)我国研制的一种聚乙烯材料,超过40℃时完全熔化,低于15℃时完全凝固;有人设计,把这种材料制成小颗粒,掺在水泥中制成地板或墙板,在昼夜温度变化大的地区用这种地板和墙板修筑房屋,便可以起到调节室温的作用:
(1)这种设计的原理是:当气温升高时,该材料_______(填物态变化)_______(吸/放)热,使室内温度不致上升太高或太快;当温度降低时,该材料会_______(填物态变化)_______(吸/放),使室内温度不致降得太低或太快。
(2)该材料属于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
(3)下列哪个图像能表示该材料放热降温的过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