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二)说“鼎”
(1)鼎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具有独特地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2)早在7000多年前,我国就出现了用陶土制作的炊器——陶鼎。这一时期的鼎均为圆形,下设三足以支撑器腹,腹下加柴以烹煮食物。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裴李岗文化遗址中就出现了钵形和盆形鼎。
(3)到了奴隶社会,人类进入青铜时代,出现了以青铜为原料制作的青铜鼎。其形状有圆有方,圆鼎三足,方鼎四足。《说文解字》中有这样的解释: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由于鼎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炊具,并有站立平稳等特点,其地位便获得了提升。商周时期,统治者为了维系其政治体制,不遗余力地进行各种各样的祭祀活动,鼎便成为祭祀上天和祖先的礼器。
(4)从鼎的装饰上来看,鼎的纹饰种类繁多,有饕餮纹、夔龙纹等。饕餮是一种神秘狰狞的怪兽,它是辟邪平安的象征。最有代表性的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方鼎,该鼎四面以饕餮作为主要纹饰,彰显崇高壮美之气势。夔龙是传说中的一爪龙,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尊贵的象征。
(5)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由于华丽考究的青铜器铸造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与资源,通常只有统治阶级才有能力完成,鼎成为贵族地位和身份的象征。相传夏禹治水有功,被拥戴为王,九州(代表中国各地)各部落领袖纷纷把他们的青铜献给夏禹。夏禹用这些青铜铸造了九座大鼎,用来象征九州。夏商周三朝,九鼎是代代相传的国之重器,鼎也就成为了国家政权的象征。
(6)自古以来,遇有政权变更、重大事件、盛大节日等,常习惯以定鼎、立鼎、赠鼎等活动形式来表达人们和平统一、团结发展的美好愿望。2001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之际,中央人民政府赠给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团结宝鼎”。鼎圆禁①方,象征天圆地方;鼎总重量约13吨,寓意13亿各族人民团结协作,共同奋斗,共谋发展,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7)中国的鼎文化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它承载着华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是中华儿女引以自豪的财富。
【注】①禁:底座。
文章第②③两段除了介绍鼎的历史外,还介绍了关于鼎的哪些内容? (3分)
                                                                          
文章第④段划线句子中的“迄今为止”能否删去?为什么?
                                                                          
第⑥段列举了中央人民政府赠给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团结宝鼎”这一事例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文章第④一⑥段的内容,说说我国赠送联合国的“世纪宝鼎”的有哪些寓意?(至少说出两点)(2分)
【链接材料】 为庆贺联合国50华诞,中华人民共和国向联合国赠送了一尊青铜巨鼎——世纪宝鼎。鼎圆禁方,四周有饕餮纹饰。鼎禁高50厘米,上面铸有56条夔龙。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说明对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①2011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一位80岁的瑞典老人,过去的职业是少管所和社会福利机构的心理学家。
②他的诗很有味道,令人吃惊的是他每年只写两三首,隔几年出一本集子,只收录十几首诗。他写得最久的一首诗耗时整整10年,赶上曹雪芹写《红楼梦》的时间了。
③如此的推敲、琢磨会导致什么结果?诗是最不能翻译的东西,但他的163首诗却被译成50多种文字,全世界的诗歌发烧友们捧读再三,奉为圭臬。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他,可谓实至名归。
④诺贝尔评奖委员会中唯一的中国通马悦然说:“我每周要收到20来部从中国寄来的长篇小说,都是一个意思,希望通过我的介绍去获奖。”不可否认中国人口基数大,作家队伍人丁兴旺(有云:“每一片飘落的树叶都能砸到一位作家”),但每周有20多部长篇寄往瑞典请求获奖,听起来无论如何都像一出闹剧——还有那么多没寄的呢。
⑤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一位资深编辑这样描述上班的情形:“这个走了那个来,简直没有空下来的时候。每个人都递上一大摞书稿,然后在我对面坐下,说自己的书如何与众不同、在哪些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还有人不无自豪地告诉我:‘这是我今年的第四部长篇小说,前三部都已经出版了。’”
⑥其实,一部有分量的长篇小说必须反映一个重大的问题,不论是历史的还是当下的。花一年时间想通这个问题的人已是智力超群,一年想通四个社会问题的人绝对该去制定政策的部门工作,写小说实在是大材小用。
⑦回到获奖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吧。老人常年生活在最普通的公寓里。除了写诗,他还是一位翻译家,热爱地质学与植物学。精通乐理,能弹奏钢琴。他于1990年因脑出血半身瘫痪,口齿不清,但练琴(用左手)仍是每天的必修课。
⑧我们在他身上看到的是一种价值观:沉着而孜孜不倦——这正是当今社会最缺乏的,却是全人类最敬佩的东西。
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全文看,最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落入凡间的精灵(4分 )
①无锡大剧院坐落在我国江南名城──无锡,隶属于无锡市太湖新城。大剧院占地面积约6.76万平米,地上三层,地下一层。总建筑面积约7.8万平米,高度超过50米。
②俯瞰整个建筑给人以很强的动感,由八片巨大“树叶”构筑起的屋顶,犹如一双振翅高飞的鸟的翅膀,形成了该建筑的主要形象。它们如一只戏水蜻蜓,静静停伏在蠡湖波澜不惊的水面上,而从空中俯瞰整个造型,又如八片巨大树叶,轻轻飘落于城市的亲水之畔。
③无锡大剧院工程由国际著名设计公司芬兰PES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团队与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完成,整座建筑具有江南独有的亲水韵味,又与身旁造型别致的蠡湖大桥相呼应。其创作灵感来源于自然,遵循 “绿色设计”的理念,对生态的关注及对能源的利用都被纳入到了整体设计之中。比如,形似“树叶”或是“翅膀”的屋顶形态,暗示着“绿色的思考”;最小化建筑的控温体积;使用附近湖水里的能量来为建筑制冷或制暖;利用“树叶”屋顶为其所覆盖的建筑提供遮阳;智能化与节能的建筑外表皮设计等。
④无锡大剧院犹如落入凡间的精灵,堪与世界著名的悉尼歌剧院相媲美。它的落成,将进一步加强无锡与国内外的文化交流,提升和扩大无锡的国际影响。
请说说无锡大剧院“绿色设计”理念的内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说说第②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暖的村庄
①村庄真是一个固执的地方,多少代就在那里矗立着。而且村庄自信,从村庄走出的人,无论走多远,有了多大的变化都还会回来看她。而远走的人,无论去了哪里,梦里都还是村庄里的人村庄里的事。
②你端起一个异地的碗,你会想起放在家中碗柜里的碗。什么碗柜呀,就是一个搁碗的木架子,也可能炉台上有一个放碗的空间,垒炉子时就丢下的放碗的地方。筷笼子就挂在墙壁上,风吹来,筷子们像占卦人抖动的卦签,那种响动忽然就搅动了你的胃口。有时候你想城里的墙上为什么不也挂这样的筷笼子,让风也吹一吹,听听筷子的响声。这样的时候,你站到了厨房的窗前,开始望着家乡的方向。你把耳朵尽力地往窗外挪,你就会想起家乡的糊涂面条,想起放在糊涂面条锅里的红薯,想起黏在红薯上的黄豆。
③春节在家时,有一天儿子对你说,爷爷的手工面真好吃。儿子去老人锅里给你盛了一碗。你怔怔地捧着,自己就是吃父亲的手工面长大的啊,现在你自己的孩子也喜欢上父亲的手工面了,想起自己在城里馋时去吃街上的手工面,父亲的手工面才是最最好吃的啊。你的泪掉在了碗里。
④走在流浪途中的人最频繁想起的一个词,就是“村庄”。那个在某棵树下埋着自己胞衣的地方是永远忘不了的。那里才是你最终的灵魂,才是你灵魂的栖息之地。是又一次远行,背起行囊就要回家的时候你忽然地想起村庄,忽然想起“温暖的村庄”这几个字,你对村庄的温暖有了一种疼痛的体味。当脚步踏在村口的时候你的心悸动起来,那是一种远行,带着一种漂泊,一种苦寻的远行。你在村口闭上了眼睛,真的,一刹那,你竟然不敢睁着眼睛去看自己的村庄。但你实在想看看想念中的村庄,永远系着你灵魂的村庄。树叶在你离开时才刚刚成片,才刚绽出一年的旺盛,现在竟然已开始落了。时光真是无情,时光真像一把锋利的钳子,再坚硬的钢丝绳也能铰断。妻子和两个孩子站在胡同口,你看见他们了,他们手拉手看你慢慢地走近。妻子牵着他们的手不让他们跑,你倏然看见孩子们长高了。时光也真是有意思,女儿的辫子撵上妈妈的长了,儿子在用一种狐疑、期盼又调皮的眼神看着你。走近院子,你看见了父亲,父亲是越来越老了,父亲的睫毛上都结上了皱纹。父亲站着,不说话,这个一生不爱说话的老人后来说,你不是爱吃梅豆嘛,霜降后的梅豆结得稠。你这才看见满院子的青绿,梅豆枝上的白花,在白花的中间拱出豆荚,还有和梅豆争着地盘的线瓜。
⑤村庄是很大的,要真正走遍村庄也是不容易的,村庄好像是让你永远都不会走遍的,你长到八十岁,回头一望,你真的会有没有走过的地方,没有去过的人家。其实这就是村庄的阔大,村庄给你的念想。村庄是太大了,多少年多少代她生长了多少树多少庄稼,衍生了多少人,养过多少鸟多少牲畜,建起了多少房子,多少人走成了多少路,你怎么会把村庄走遍呢?其实,村庄是很小的,抬一抬腿就到头了,村庄就是巴掌大的一个地方。只是那巴掌一握就会把好多游子,把好多时光,把好多的梦,把多少年庄稼的长势握在手里。
⑥你现在又离开村庄了,你又天天走在城市的大街上。有一天你又站在阳台上,你遥望着村庄,你忽然又想起“温暖的村庄”了,你想起了一棵孤独的坟树,坟树下的母亲,坟树上留恋着悠然盘旋的鸽子。坟树,其实是你最大最痛的怀念。你想起一生都守在村庄的父亲,你想应该让父亲来这个城市走一走。站在窗口忽然想,让父亲来看看城市的模样,城市的成长,让父亲也站在楼上望一望他住了一生的村庄吧。
⑦你的心已经跑回村庄。
⑧村庄永远固定地在那个地方等你。
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
第⑤段中作者先说“村庄是很大的”,又说“村庄是很小的”,这样说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
末段“村庄永远固定地在那个地方等你”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
请说说本文以“温暖的村庄”为题,有何用意?
答:

不可放弃的努力 (4分)
①你是否知道大鱼和小鱼的习性?大鱼喜欢吃小鱼,小鱼总是躲避大鱼。有人曾经用这两种鱼做了个实验:用玻璃板把一个水池隔成两半,把一条大鱼和一条小鱼分别放在隔板的两侧。开始时,大鱼要吃小鱼,飞快地向小鱼游去,可一次次都撞在玻璃隔板上,游不过去。过了一会儿工夫,大鱼放弃了努力,不再向小鱼那边游去。更有趣的是,当实验者将玻璃隔板抽出来之后,大鱼也不再尝试去吃小鱼了!这是因为,大鱼失去了吃掉小鱼的信心,放弃了努力。
②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生有很多可以放弃的东西,但万万不可轻言放弃的是:努力。在由失败通往胜利的路上,有时候障碍的确存在,甚至很多;有时候障碍已经消失,或已在不知不觉中被我们克服,可我们还误认为障碍仍然存在,不可逾越。可以说,有好多障碍并不是存在于外界,而是存在于我们的心里。
③几乎每个胜利者,都曾经是个失败者。胜利者与失败者在大难大事上的重要区别是:胜利者屡败屡战,决不轻易放弃努力;失败者几经挫折,很快就放弃了努力。
④在由失败通往胜利的征途上有道河,那道河叫放弃。
⑤在由失败通往胜利的征途上有座桥,那座桥叫努力。
作者在第①段列举了一个实验,其用意是什么?
答:
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
答:

城市空中森林
①在城市里,我们能看见许多摩天大楼,可是这些大楼不是住宅就是写字楼。而美国“尼科塔产品开发公司”设计的“城市空中森林”摩天大楼,则主要是为环保而兴建的。它是一种巨大的污染物过滤器,可以把来自周围的有害物质过滤掉,让空气清新。
②“城市空中森林”摩天大楼高122米,人们可以在每一层楼内种植常青树。一幢大楼可以种植400棵树,用以吸收污染物,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每一幢“城市空中森林”就是一个巨型的二氧化碳回收装置,可以建造在工厂和其他重大污染源附近。楼内的树木不仅仅吸收二氧化碳,还可以吸收热气、含氮污染物、含硫污染物和粉尘等,让那里的空气变得干净起来。
③“城市空中森林”将使附近居民和动物受益,堪称一把遮挡炽热阳光的保护伞。由于数百棵树的降温作用,每到夏季,周围空气变得十分凉爽。这种建筑还是一种节能建筑,按照规划,大楼中部装有风力发电机,可以提供建筑内的照明用电,也可以驱动为常青树提供水和营养液的水泵。惟一需要外部能量的是运送维护人员上下的电梯。
④美国一些建筑专家认为,“城市空中森林”顺应了时代的需求,是世界上最具创意的建筑设计之一。
阅读全文,说说“城市空中森林”在环境保护方面有哪些作用?
答:
第④段“美国一些建筑专家认为”中 “建筑”一词不能删去的理由是什么?
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