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列,填入横线中与前后句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文字。(只填写序号)
生活在今日的世界,心灵的宁静颇不易得。--------------------------- 所须防止的只是: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
①我不主张年轻人拒绝任何机会,逃避一切压力,以闭关自守的姿态面对世界。
②这个世界既充满着机会,也充满着压力。
③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趁着年轻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原是人生必要的经历。
④年轻的心灵不该静如止水,波澜不起。
⑤机会诱惑着人去尝试,压力逼迫着人去奋斗,都使人静不下心来。   

科目 语文   题型 语言表达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红星照耀中国》第二章:

周恩来的司令部是一个有防御轰炸设备的茅屋,四面围着同样的茅屋,农民都若无其事,忘记了他们是处在战场的中间,忘记了本线的红军司令是居住在他们的中间。我好奇:难道这就是红军的秘密吗?附近驻扎了一些军队,似乎一点也没有搅扰农村的宁静。

斯诺这段文字的表达意图是什么?

学校拟举行以"勤思乐学"为主题的升旗仪式,你将作为本次活动的学生代表,进行国旗下演讲。请完成下面任务。

【任务一】

拟写题目 撰写讲稿

(1)根据"勤思乐学"主题,拟写一个演讲题目。

题目:《    

(2)根据拟定的演讲题目,写一段亲身经历作为演讲稿的材料,使内容具体丰富,更具说服力。(字数60字左右)

【任务二】

有效控场 进行演讲

(3)演讲时,如果出现情绪紧张和表达生硬两种情况,你会采纳哪些同学的建议?

请将恰当的选项填写在对应的横线处。

情绪紧张:  (选两项)

表达生硬:    (选两项)

A.做深呼吸,放松心情,环视全场,调整好自己的状态。

B.根据演讲内容,协调处理语调和节奏,并辅以合适的肢体语言。

C.用恰当的修辞。比如:比喻可使语言生动,排比、对偶可以增强节奏感。

D.如果忘词了,可以放慢语速努力回忆,也可用自圆其说等方式,使演讲顺利进行下去。

下面是某同学学习《布局谋篇》单元作文后拟的思维导图,请你借助这幅图,用简明的文字解说如何布局谋篇。

要求:

①信息准确、有效;

②语言简明、连贯;

③不超过120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小题。

[材料一]

①中国古代农业的一大特点是多元交汇。中国古代农业因自然条件的差异逐步形成不同类型的农业文化,并通过不同地区农业文化的相互交流、促进,逐渐汇合为中华古代农业文化的洪流。其中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两个中心,同为中华古代农业文化的摇篮。

②中国农业文化分为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它们大体以长城为界,在地区上相互分立,在经济上却相互依存。农耕文化始终居于主导地位,游牧民族虽曾多次入主中原,但最终都被农耕文化融合。在农耕文化内部,又有北方的旱地农业和南方的水田农业两种主要类型。其形成以秦岭、淮河南北自然条件的差异为基础,其发展有赖于相互的交流和融合。中唐以前,华北旱地农业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中唐以后,南方水田农业后来居上,超过北方旱地农业。

③中国农业文化的优良传统是精耕细作。精耕细作本质上是人们针对不同自然条件,克服不利因素而创造的农艺。从某种意义上说,精耕细作是多元交汇农业体系的产物。各地区农业文化的交流,促进了精耕细作传统的形成与发展。其次,精耕细作传统又与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尤其与封建地主制有关。在这种制度下,自耕农和佃农有较大的经营自主权,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他们只能采用多投劳力和改进农艺的方法,这也就是精耕细作传统形成的重要原因。

(选自《中国古代农业》,商务印书馆,有改动)

[材料二]

现代科学技术与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相结合,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从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总进程看,传统农业已落后于时代,它必然要被现代农业替代。1996年,中国农业部提出了超级稻育种计划。袁隆平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通过走形态改良和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的技术路线,成功攻破水稻超高产育种难题,不断刷新亩产记录。目前该计划的五期目标已全部完成,分别是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1100公斤。2020年11月,由袁院士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突破1500公斤大关。《自然》杂志发文,认为中国水稻生物学、遗传学和群体基因组学研究在世界水稻乃至作物科学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选自《长沙晚报》,有改动)

[材料三]

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的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才能掌控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从长远来看,保障国家粮食供给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创新,我们需要有一批从事农业科技尤其是粮食种植方面的专家。这就需要我们从现在抓起,鼓励一批优秀的年轻人投入到农业科技的学习与研究中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抓在中国人手中"。

(选自《穿越时空的价值印记》,有改动)

(1)下列说法与原文的意思相符合的一项是   

A.

中国农业文化经过多元交汇,最终汇合成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两个中心。

B.

随着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汇合交流,游牧文化已被农耕文化替代。

C.

南方水田文化一直在中国农业文化中处于主导地位。

D.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需走现代科学技术与精耕细作传统相结合的道路。

(2)下列说法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第②段中的"大体""始终"若删去,会影响语意的准确表达。

B.

从中国农业发展特点可以看出,只要精耕细作,就能提高农业的产量。

C.

只有在封建地主制背景下,中国农业才需要精耕细作传统,实现产量的提升。

D.

随着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目标的完成,中国已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

(3)立志学农的小文同学想了解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请你结合上面材料,向她简单介绍。

综合运用。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学校拟举行"爱党爱国,爱我中华"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下面任务。

(1)精选名句。学校准备举行"爱我中华,天下国家"主题朗诵会,下列名句中适合主题的两句是   (只填序号)

①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②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

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④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⑤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确定标题。读完《红星照耀中国》后,学校将举行读书演讲比赛,请依据下面的材料,确定一个演讲标题。

《红星照耀中国》描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经过,向全世界报道了长征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长征途中,红军将士不畏艰险,冒着严寒忍着饥饿,爬雪山,过草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事业而牺牲的崇高精神以及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这就是长征精神。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将以这一精神鞭策自己,磨砺自己,让自已成为新的历史时期的新长征人。

(3)推荐景点。学校向同学们推荐了三处红色研学旅行景点,请你选择其中一处,仿照示例,写一句推荐语。

推荐景点:①井冈山②遵义③延安

推荐语示例:韶山,伟人故里,我们在这里探寻伟人成长的足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