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这是一首很有意蕴的诗。不同的人从这首诗中读出了不同的感受。请根据你读这首诗的体会,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科目 语文   题型 作文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材料作文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名歌手向神父作临终忏悔:“仁慈的上帝!我喜欢唱歌,音乐是我的生命,我的愿望是唱遍美国。作为一名黑人,我实现了这个愿望,我没有什么要忏悔的。现在我只想说,感谢您,您让我愉快地度过了一生,并让我用歌声养活了我的六个孩子。现在我的生命就要结束了,但死而无憾。仁慈的神父,现在我只想请您转告我的孩子,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吧,他们的父亲是会为他们骄傲的。”
一名富翁向神父作临终忏悔说:“我喜欢赛车,我从小研究它们、改进它们、经营它们,一辈子都没离开过它们。这种爱好与工作难分、闲暇与兴趣结合的生活,让我非常满意,并且从中还赚了大笔的钱,我没有什么要忏悔的。”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一天,一个富有的男人带看儿子进行了一次乡村之旅,他想让儿子了解乡下人是多么的贫穷。
他们在一家非常粗陋的农舍中呆了一天一夜。在回家的路上,父亲问儿子:“你觉得这次旅行怎么样?”儿子回答:“非常之好,爸爸。"父亲接着问:“你有没有注意到他们是多么贫穷啊?”
儿子答道:“大概吧。我们家里只有一只狗,而他们却有四只;我们只有一个喷水池,而他们却拥有一整条河流;我们的花园里有装饰漂亮的灯笼,而他们却拥有满天星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能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能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国际无消费日”这一天,围绕“消费与浪费”话题,众多网友在网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网友甲:在现代社会,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应该鼓励消费,消费可以拉动内需,增加社会收入
网友乙:钱是用来花的。我们每天这么辛苦的工作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多赚点钱来花?关键看你花的是谁的钱。
网友丙:钱是你的,但是资源是大家的,我们绝不应该用十人份的菜肴来满足两人的口腹。
网友丁:挥霍别人的钱更不应该,但现在要做到钱尽其用,似乎很难。
网友乙:在经济发展的今天,消费已不是为了满足实际需求,更是身份的象征、成功的标志。
网友丙接着说:现在可怕的是有人浪费了,还高昂着头说“这是消费”。
网友丁附和网友丙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但现在的人光忙着物质的消费,哪还顾得上其他啊?
大家议论纷纷……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小孩搬石头,父亲在旁边鼓励:孩子,只要你全力以赴,一定搬得起来!最终孩子未能搬起石头,他告诉父亲:我已经拼全力了!父亲答:你没有拼尽全力,因为我在你旁边,你都没请求我的帮助!——你全力以赴了吗?回头看看身边的资源是否真的全部为你所用!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诞生于清代康熙年间的《弟子规》谈到接人待物时,告诫学子:“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是:真理,本质)
对此,生活在21世纪的你,有怎样的看法和感受?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