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法治]下面是我区某校开展公民法制教育实践活动中,同学们为制作法制宣传板报所收集的相关信息,请你一起参与解读,分享收获:
信息一: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问题的决定》。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信息二: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信息三:在首个“国家宪法日”来临之际,“京报调查”(新京报与优数咨询联合推出)展开的调查显示如下:

(1)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必要性?
(2)结合信息三,谈谈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季开金,72岁,重庆四公里内环路口小摊主。他在四公里内环路口鲤鱼湾摆了个小摊,在他摊前摆了5张条凳、1张方凳和两把椅子,还有撑起的4把遮阳伞,为等公交的市民免费提供歇脚点。每天凌晨4点,他需要来回20趟,耗时近1小时才能把包括凳子椅子在内的物件搬出来。十几年过去了,凳子椅子已更换了多次,这个歇脚点却被他保留了下来。看着等车市民的笑容,他比他们还笑得开心。
(1)从上述材料,你如何评价季老的行为?
(2)“看着等车市民的笑容,他比他们还笑得开心。”为什么?
欣赏下面漫画《一人升学,全家迁移》,回答以下问题:
(1)请你说说漫画中家长行为的危害。
(2)刚刚升入初中,我们多多少少还有一些不适应,你准备如何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阅读下面故事,回答问题:
故事一:
莫言讲故事:小时候,我觉得自己丑,母亲对我说:“儿子,你不丑,你不缺鼻子不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
故事二:
小明的往事:七年级学生小明品学兼优,他常常以人为镜找出自己的缺点,及时加以改进。一次代表学校参加省作文比赛,没能获奖。他认真总结失败教训,有针对性地加强阅读和训练,并主动请求老师对自己的作文进行点评,从而发现自己的不足。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写作水平得到了提升。
(1)莫言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的道理?
(2)请你谈谈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意义。
(3)阅读小明的往事,看看他到底采用了哪些途径来认识和评价自己?
据调查,我国每年有25万人自杀生亡。近年来,青少年自杀人数增幅最大,自杀已经成为中国青少年死亡的第一位原因。中小学自杀人数增长近3成,轻生者正在朝低龄化发展。
了解以上信息后,某中学七年级决定有针对性地出一期黑板报。假如你是板报小组的成员,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以下任务:
(1)请为这期黑板报设计一个大标题。
(2)说说你想要传达给同学们哪些正确的生命观?
(3)退休仁医胡佩兰,退休后的20年里坚持每天出诊,经常为病人垫付医药费,还用微薄的坐诊收入和退休金,捐建了50多个“希望书屋”,她的事迹感动中国。据此,请你谈谈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有各自的理由、各自的道路。据此,请回答
(1)说说属于你自己的特点和长处。
(2)这对于你选择人生道路有何启示?
(3)哪些方法有助于在你今后的发展道路上激发你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