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二 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
请回答:
(1)我国古代科举制正式诞生于哪位皇帝时?
(2)我国古代科举制度创立并逐步完善哪一时期?
(3)从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两个方面说一下,明清时期的科举取士与隋唐时期相比发生的变化。
(4)“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表明明朝科举制度与秦朝焚书坑儒的目的相同,这个目的是什么?
外族入侵,民族危难,中华民族同仇敌忾;硝烟过后,引人深思。请加入“抗日战争论坛”,思考下列问题。
历史与现实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2014年4月,日本国会议员参拜靖国神社
(1)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建立“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主要目的。
(2)靖国神社供奉有“二战”战犯的牌位,你如何认识日本国会议员的参拜行为?
外族入侵,民族危难,中华民族同仇敌忾;硝烟过后,引人深思。请加入“抗日战争论坛”,思考下列问题。
国共两党言论
(1)概括国共两党的共同主张。
(2)卢沟桥事变后,国共两党再次合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请仔细观察下图并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共12分)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1)有一位红一方面军老红军他当年18岁江西踏上长征路,请你计算这位老红军年龄?
(2)这位老红军长征途中会经历哪些重大事件(至少写四个)?
(3)你理解红军长征精神内涵是什么?你会如何实践“长征精神”?
阅读下列材料: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第十六章
请回答:(共15分)
(1)你认为材料中所说使中国人受到巨大刺激的“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
(2)简述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3)文中所说中国人民“反入侵”的斗争有哪些?请举出两例来。
(4)针对发生在19世纪中国这种入侵与反入侵的斗争,你有什么感想?
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861年。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和改革的历程。…… 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中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确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
——摘自《深圳商报》《世纪之交的回望与断想》
请回答:(共12分)
(1)文中所说的“自强”“变法”“革命”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
(2)在“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中,哪些人物的思想认识分别达到了“器物层面”“制度层面”“观念层面”?(各举一例)
(3)任选“自强”“变法”“革命”中的一个事件,分析它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如果答出一个以上的事件,以第一个事件的答案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