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表《我国1966、1967年国民经济状况统计表》(部分),导致我国工业产值和国家财政总收入在1967、1968年连续大幅度下降的原因是()
工业总产值 |
比上年增(减) |
国家财政总收入 |
比上年增加(减少) |
|
1966年 |
2534亿 |
+17.3% |
558.7亿元 |
+24.4% |
1967年 |
2104亿元 |
-10% |
419.4亿元 |
-25% |
1968年 |
2015.3亿元 |
-4.2% |
361.3亿元 |
-13.9% |
A.一五计划尚未实施B.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D.“文化大革命”爆发
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是“勤劳”、“无知"、“好战”、“狡诈”、“危险”;到了70年代初期,这个印象变为“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美国人对中国人印象发生变化变化的原因是()
A.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
B.中美关系开始缓和并逐步正常化 |
C.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D.中美两国高层互访频繁 |
宣传画是一种以宣传鼓动、制造社会舆论和气氛为目的的艺术形式。下图为1955年出版的宣传画,它宣传鼓动的主要内容是()
A.农业合作化 | B.“大跃进”运动 |
C.人民公社化运动 |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下表为20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经济成分变化表,该表说明()
A.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 D.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
“晚上十点半板垣征四郎下令按动了爆炸柳条湖铁轨的按钮,中日延续了十四年的第二次战争从此爆发。”材料所指的是()
A.鸦片战争 | B.七·七事变 |
C.甲午中日战争 | D.九·一八事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