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4年《国家人文历史》杂志刊登过一组百年来中国人表情的老照片:清末的麻木和沮丧,民国的希冀和迷茫,新中国的亢奋和激昂,改革时代的自信和飞扬……哲人说:“世间一切,尽在脸上。”透过国人表情这个独特的时代记录仪,我们感受国家的发展变化更为真切。这说明(  )
①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③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④社会意识的性质是由给社会的上层建筑决定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漫画《画饼充饥》主要讽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

A.夸大其词,不坚持从实际出发
B.把客观规律凌驾于主观能动性之上
C.急于求成,不注重量的积累
D.否认实践,不坚持实践第一

孟子曰:“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可见,孟子认识上的局限,究其客观方面的原因,最根本的是
①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②阶级立场的局限
③社会实践所达到的广度与深度的制约④知识结构的残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07年,我国共出现15次沙尘天气过程,其中扬沙、浮尘过程6次,沙尘暴过程8次,强沙尘暴过程1次,共有15个省(区、市)的780多个县(市)受到沙尘天气影响,受影响土地面积320多万平方公里,受影响人口3.2亿。专家指出,沙尘天气的治理事业是长期的过程,一定要树立长期治理的理想,不要今年植树,明年就期望见效。这一观点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就是要

A.树立正确的意识,让意识决定物质 B.在前进中看到曲折,在曲折中看到光明
C.重视量的积累,不能急于求成 D.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夜半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描写乡村夜景的名句。风、月、鹊、蛙”都是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作者把这些夜间景物巧妙结合起来,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从哲学上看,这告诉我们

A.遣词造句的顺序和结构不同,词句的效果就不同
B.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因此量变比质变更重要
C.把不同事物结合起来,就能获得整体的最大功能
D.事物内部结构和顺序的变化,也会引起质变

从党的十四大第一次提出分配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到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经历了一个艰巨的发展过程。这体现了

A.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B.规律发生作用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
C.科学理论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D.事物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