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的标志是( )
A.圈地运动的结束 |
B.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 |
C.工业革命的完成 |
D.《权利法案》的通过 |
一个生活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宜昌人,可能看到的是
A.他的弟弟正在上网聊天 | B.他的父亲正在阅读《申报》 |
C.他的哥哥正在用手机发短信 | D.他的母亲正在看电视 |
1895年,清末状元张謇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二十世纪初,企业得到了长足发展,1917—1921年五年共获利560多万两(白银)。从1922年开始,企业业绩开始下滑,1925年,企业被吞并。大生纱厂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缩影,它取得长足发展的外部环境是
A.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政局相对稳定 |
B.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 |
C.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
D.外国资本大力扶植中国民族工业 |
电影《建国大业》于2009年9月在中国内地公映。影片再现了重庆谈判、三大战役与渡江战役、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召开等历史画卷。这些史实大致发生在
A.北伐战争时期 |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 C.抗日战争时期 | D.解放战争时期 |
长阳高家堰木桥溪有一座太史桥。68年前,中国军民在这里组织了著名的“太史桥保卫战”,这次战役发生在
A.北伐战争时期 | B.红军长征时期 |
C.抗日战争时期 | D.解放战争时期 |
下列关于重庆谈判表述正确的是
A.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为发动内战,实现独裁统治而与共产党开展的假谈判。 |
B.在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亲日派与日本的谈判。 |
C.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寻求美国经济援助而与美国开展的谈判。 |
D.在北伐战争取得胜利的背景下,国共两党为组建南京国民政府的谈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