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6世纪,欧洲的思想领域和商业交通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被人们称为“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萌芽,世界在发生巨变。在神学笼罩的黑暗中思想文化的巨人向愚昧和无知发起了挑战;在惊涛骇浪的大海上,勇敢地探险者找到了沟通世界的新航路,腐朽的封建城堡在风雨中动摇,资本主义新时代即将到来。
——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根据新航路的开辟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三: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荷兰、法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 ——摘编自白海军著《2049,相信中国》
(1)根据材料一回答:这一时期,在意大利地区的“思想文化的巨人”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回答:谁到达了今天的古巴、海地等地,称当地的土著居民为什么?
(3) 根据材料二回答:“黄金就是财富,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的一切。”这位航海家的这句话反映了当时欧洲人怎样的心态 ?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中“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创了现代全球化”,你认为新航路开辟的作用是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图一日本奈良唐招提寺 图二唐朝开元通宝(始铸于621年)
图三日本的合同开珎(始铸于708年) 图四
材料二:他被誉为“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一是日本唐招提寺,它的样式优美,至今犹存,被视为日本建筑艺术明珠。那么它的设计者是谁?他是唐朝哪位皇帝在位期间六渡日本传播中国文化的?
(2)图二、图三分别是唐朝和日本的钱币,它们有很多相似之处。说明日本人深受唐朝影响,你能举出此时期日本文化和社会生活方面受中国影响的一些事例吗?
(3)结合材料二和图四回答:他指的是谁?今天的印度在唐朝时称作什么国度?此人以亲身见闻写出什么著作?
(4)据此你认为唐朝政府实行了一种怎样的对外政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观之风,一时复振。”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材料三:“我们所知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请回答:
⑴材料一二反映的内容是什么时期的什么景象?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是什么事件?
⑵材料二中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他被后世尊称为什么?
(3)材料三中所提到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在什么朝代逐渐完善,到什么时候被废除?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
材料二:“以铜为镜,可整正冠;以史做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知得失。朕常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材料三:“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材料四:“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请回答:
(1)材料中这几句话皆出自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帝王之口,这位帝王是谁?他的统治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
(2)结合材料一,说说看这位君主意识到了什么问题?
(3)材料二中的“以史为镜”和“以人为镜”分别是什么含义?在他统治时期被重用的大臣有哪些?
(4)据材料三说明他“终日孜孜”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5)材料四说明这位君主采取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他被北方少数民族尊称为什么?写出他统治时期与西域和吐蕃友好往来的具体事例。
每个历史人物都是一本厚重的书,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谱写着美丽的篇章。读懂历史人物,并最终获得感悟和启示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学习完了一、二单元,相信同学们有许多感慨。特别是对教材上一些战争中为国牺牲的英雄都十分敬佩。请举出两例在一、二单元中你最敬佩(或喜爱)的人物,并说说他们对国家有什么伟大贡献。(4分,答人物及贡献即可)
(2)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历史伟人用他们睿智的眼光和非凡的创举。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请你简述其中一位人物对中国建设作出的的巨大贡献。(2分,只要求答贡献即可)
(3)无论是伟人还是凡人,他们的贡献都体现了共同的精神。请你说说在他们的贡献上体现了哪些共同精神?(4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4)学习历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自己发展。历史人物的贡献精神,对你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启示?(4分,任意答出两点即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太祖时,废丞相、撤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清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由皇帝选调亲信组成。军机处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
材料二“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民主人士被诬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反动学术权威”等,遭到批斗、迫害。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到非法监禁,被迫害致死。
材料三“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根本不是‘乱了敌人’而只是乱了自己,因而始终没有也不可能由‘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在我国,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建立以后……虽然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还没有最后完成。但革命的内容和方法已经同过去根本不同……历史已经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它对近代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
(2)材料二反映的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什么现象?它给中国造成了什么危害?(4分,列举出两例即可)
(3)材料三中“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的“文化大革命”的思想根源是什么?(4分,列举出两例即可)“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从这句话可知中国颁布第一部宪法的时间?
(4)依据三则材料,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或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