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有一段经典对话。李世民问,人主何以为而明,何以为而暗?魏征回答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一位领导同志深有感触地说:“必须会用、善用耳朵,只有优化‘耳功’,才能为民建功。”自古而今,“耳功”不仅关乎人的品格与襟怀,更关乎事业之兴衰成败。材料意在表明( )
①决策权在人民手中
②政府的科学决策需要集中民智
③领导干部应该善于听取民意
④领导与群众之间应该是鱼水关系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某同学通过实验发现食用动物油在15℃凝固,常用的食用植物油在-15℃~-10℃凝固。由上述动物油和植物油混合而成的地沟油凝固点在两者之间,即-5℃~0℃。该同学根据这一现象,在教师指导下发明了鉴别地沟油的简易装置,赢得创新大赛二等奖。该同学的发明思路符合的哲学道理是
A.在主次矛盾原理的指导下,抓住事物的重点和关键 |
B.在整体与部分关系原理的指导下,立足局部统筹全局 |
C.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
D.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指导下,实现创新性发展 |
1968年,斯班瑟发明了胶水新配方,但根据新配方研制的胶水粘不牢东西,人们认为这是不成功的发明。几年后,弗雷应用斯班瑟的发明成功研制了不干胶记事贴,产品行销世界各地。把“不成功”的发明用在合适的地方,成就了成功的创意。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联系是客观的,发明创造要避免改变事物的联系 |
B.联系是多样的,发明创造要善于建立事物的新联系 |
C.联系是必然的,发明创造要排除事物的偶然性 |
D.联系是具体的,发明创造需要积累大量的感性材料 |
2014年11月1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南海瀛台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会晤,双方认为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管控好分歧,做到不冲突、不对抗,实现合作共赢,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立新型大国关系,需要中美双方“管控好分歧”的哲学依据是
A.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的,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
B.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要保持事物在量变的范围内 |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联系的,要分清主流,把握事物的性质 |
D.事物是发展的,要坚持创新思维,突破陈规与陋习 |
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
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
B.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 |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
D.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 |
当前职业教育处于“进口”“出口”冰火两重天的境地:一方面,部分学生受“高职院校不是大学”的观念等因素影响而不愿报考,导致职校生源萎缩;另一方面,职校生在就业市场成为“香饽饽”,企业高薪难觅技师,这就为扭转职业教育的尴尬局面提供了有利条件。这一材料说明
A.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发展 |
B.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发生了相互转化 |
C.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不起作用 |
D.正确的价值观可消除行为选择的差异和冲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