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人们在根本上所称为艺术品的,总是理解为人的一个创造物,以便把它和自然作用的结果区别开来。这表明( )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②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③人们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 ④文化是人类实践的产物
A.①④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② |
如下图所示,某家电产品在价格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在某一时期内,其需求曲线向右平移。下列选项中,可能导致这种变化的是()
①该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
②该商品的互补商品价格下降
③政府增加对该商品的消费补贴
④政府调低该商品的进口关税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个性店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流行于日本。在现有国内市场上,个性化概念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商品个性化,主要是抓住时下消费求变求新、标榜另类和时尚的特性,提供独一无二的个性化商品;另一种是店铺个性化,从文化理念入手以博得消费者的认同感。个性店的个性化概念对创业的经济学启示是( )
A.人们的消费行为往往受到消费心理的影响 |
B.创业者在商海中搏击必须要有高深的文化修养 |
C.创办个性店目的在于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消费需求 |
D.迎合消费心理,获得消费者认同是创业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
春节是人们购置年货、宴请亲朋最集中的时期。根据记载,人们在春节期间的消费额一般达到全年消费的20%-30%,有的高达60%-70%,其中不乏“突击消费”“公关消费”“人情消费”“超前消费”等。对上述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居民生活消费也需纳入国家经济发展计划 |
B.居民应把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协调起来 |
C.居民的家庭消费应与国情相适应,注意适度消费 |
D.居民在消费时,应注意提高消费的科学性、合理性、文明性 |
消费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如果A商品和B商品的关系如下表。那么表格中反映商品需求量的X和Y分别是( )
关系 |
A商品 |
B商品 |
|
互为替代品 |
价格下跌 |
需求量增加 |
X |
互补商品 |
价格上涨 |
需求量减少 |
Y |
A.X增加,Y减少 B.X减少,Y减少
C.X减少,Y增加 D.X增加,Y增加
2012年某企业生产甲商品10万件,单价为11元;2013年该企业通过技术革新,劳动生产效率提高了20%,并推动行业劳动生产效率提高10%。假设其他条件不变,2013年该企业生产的甲商品的价值量和价值总量分别是( )
A.10元、132万元 | B.11元、100万元 | C.10元、120万元 | D.11元、11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