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看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 
——1919年5月2日,北京《晨报》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人》一书
材料二:“中国的土地可以被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材料三:由于那个时期新的社会力量的产生和发展,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出现了一个壮大的阵营。
材料四:

请回答:
(1)上述材料描述的是哪一次运动?(1分)运动初期走在最前列的是什么人?。哪一口号最能反映这场运动的性质?
(2)假如你生活在1919年的北京,你是否会加入运动的队伍之中?请用一、二句话说明理由。
(3)材料三中“新的社会力量”又是指的什么?从材料四可以看出6月5日以后这次运动的主力出现了怎样的新变化?
(4)这场运动有何伟大历史意义?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欧盟的成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老人吴玉章在回忆录中写道:“我还记得甲午战败的消息传到我的家乡的时候,我和我的二哥曾经痛哭不止。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这使全中国为之震动。以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小国打败了,而且还失败的那样惨,条约又订的那样的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请回答:
(1)材料中的“甲午战败”指的是什么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指哪一条约?
(2)“甲午战败”所签订的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有什么影响?
(3)材料中“甲午战败”前清政府被“西方大国打败”主要有哪些战争?请举两例。“东方小国”指哪一国家?
(4)你认为清政府屡次被打败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这段屈辱的历史对我们有什么启示?(1+2分)

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年列宁说:"目前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引自《苏联兴之史》
材料二:从1933年罗斯福上台开始,美国出台了《农业调整法》《工业复兴法》《联邦紧急救济法》等700 多个法令,建立了全国工业复兴署、联邦紧急救署等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国家支出达350亿美元。
--据历史教材整理
材料三: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苏联)五年计划(1928-1932 年)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在农业方面的表现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做法体现了罗斯福新政的什么特点?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国家对苏联由"怀疑"到"模仿"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一系列保护、鼓励工商业发展的政策,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推动了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材料二:如图,1957-1966 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尽管发生了严重失误,但仍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中学历史课本
(1)依据材料一,概括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中的"严重失误"主要指的是什么?为纠正"失误",党中央在1960年提出了什么经济方针?由此,你获得了哪些认识?

如图,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右图是某老师所绘的《唐蕃关系示意图》:
材料二:元朝的统一给各族人民相互交往和学习提供了有利的环境。蒙古等族人民成批迁往内地,汉族人也大量来到边疆,契丹、女真等族人民早已进入黄河流域,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当时,许多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维吾尔、蒙、汉等民族逐步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摘编自中学历史课本
材料三:17 世纪,漠西蒙古准噶尔部的噶尔丹勾结沙俄,大搞分裂,发动叛乱。康熙帝三次率军亲征,大败噶尔丹。18 世纪,回部首领大、小和卓发动叛乱,乾隆帝派兵平息。接着,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整个新疆地区。
--摘编自中学历史课本
(1)材料一表明,唐朝和吐蕃之间友好交往的主要形式有哪些?吐蕃是我国哪个民族的祖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元朝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有何特点?原因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概括归纳噶尔丹的分裂阴谋不能得逞的主要原因。清朝设置伊犁将军有何重要意义?

20世纪上半期的世界历史,交织着战争、革命和危机,世界大战、经济危机,使人类经受着血与火的考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导致两次世界大战爆发共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受1929-1933年经济危机冲击最大的欧洲和亚洲国家分别是哪两个?
(3)有人说,德国是"人类的恶魔",试举二战中的一例说明;有人说,德国是"人类的天使",试举科学史上的一例说明。
(4)当今,世界大战的威胁在减小,但人类并不太平。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