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1861年1月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为起点,中国近代第一次由清政府主导的自主探索开始了,史称洋务运动。……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第一次自主探索的历史事件是什么?举一例“中国欲自强,学习外国利器”的具体活动。
材料二 戊戌变法在政治上是具有君主立宪的目标和理想,在经济上呢,它要推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戊戌变法被扼杀了,但“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戊戌变法在经济上的主张。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为什么说“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
材料三 见下图
(3)下图形象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历史,请你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准确概括其含义。
阅读下面材料:
“天宝二年(743年)12月,他率弟子、工匠等,启程东渡,途中船被巨浪打坏,东渡失败。接着第三次、第四次东渡仍未成功。天宝七年(748年)第五次东渡,又遇狂风巨浪,风急波峻,水黑如墨,境况险恶。船随浪涌,忽如上高山,忽似落深谷,船上淡水缺乏,饮海水又涨腹。在海上漂流14天,饥渴交加,暑热难熬,漂流至海南岛南部,他双目失明,弟子荣睿病逝……天宝十二年,他以66岁高龄,第六次东渡,终于到达九州,受到热烈欢迎,留居奈良……”
完成(1)~(2)题:
(1)上述材料中的“他”是谁?要到哪里去?去干什么?
(2)上述材料中的“他”具有什么样的优秀品质?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他的突出贡献是什么?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二:“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三:“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完成(1)~(3)题:
(1)材料一是谁说的话?含义是什么?
(2)上述三则材料是描写唐朝的什么制度?
(3)殿试是哪个皇帝在位时创立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
材料二:有位史学家说:“科举制度的实行,用统一的标准来选拔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了国家的政治。”
完成(1)~(3)题:
(1)科举制度在历史上有哪些进步作用?
(2)科举制度与当今考试制度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
(3)对现在的考试制度提出合理化建议。
阅读下面材料:
太宗尝谓长孙无忌等曰:“朕即位之初,有上书者非一,或言人主必须威权独任,不得委任群下;或欲耀兵振武,慑服四夷。唯有魏征劝朕‘偃革兴文,布德施惠,中国既安,远人自服’。朕从此语,天下大宁。绝域君长,皆来朝贡,九夷重译,相望于道。凡此等事,皆魏征之力也。”——吴兢:《贞观政要》
原文大意:唐太宗曾经对长孙无忌等人说:“朕即位之初,有不少人上书。有人认为君主一定要大权独揽,不能把职权委任给臣下;有的则指出应该耀兵扬武,震慑周边各族。只有魏征劝朕‘消弭战争,注意文化建设,对百姓普遍实行仁政,中原王朝安定了,边远各族自然顺服’。朕采纳了他的建议,结果天下太平,极为偏远的四夷都来朝贡,道路上随处可见各个地区的翻译。这一明显的效果,都是魏征的功劳呀!”
完成(1)~(2)题:
(1)魏征为什么说“中国既安,远人自服”?
(2)用事实说明魏征的见解是正确的。
下图是唐朝画家______的《________》,图中场景描绘的是唐太宗接见________派来的求婚使者。你能从这幅图上指出哪位是唐太宗,哪位是禄东赞(使者)吗?然后,从他们的表情、神态,对他们的心情进行适当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