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温度下,H2(g) + CO2(g) = H2O(g) + CO(g)的平衡常数K = 9/4,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H2和CO2,其起始浓度如下表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起始浓度 |
甲 |
乙 |
丙 |
| c(H2)/mol.L-1 |
0.010 |
0.020 |
0.020 |
| c(CO2)/mol.L-1 |
0.010 |
0.010 |
0.020 |
A.平衡时乙中CO2的转化率大于60%
B.平衡时,甲和丙中H2的转化率均是60%
C.平衡时,丙中c(CO2)是甲中的2倍,是0.012 mol/L
D.反应开始时,丙中的反应速率最快,甲中的反应速率最慢
在浓盐酸中H3AsO3与Sn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SnCl2+12Cl-+2H3AsO3+6H+=2As+3SnCl62-+6M
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组合是()
①氧化剂是H3AsO3
②还原性:Cl->As;
③每生成1molAs,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
④ M为OH-;
⑤ SnCl62-是氧化产物。
| A.只有①③ | B.①③⑤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④⑤ |
现有一包铝热剂是铝粉和氧化铁粉末的混合物,在高温下使之充分反应,将反应后的固体分为两等份,进行如下实验(计算pH时假定溶液体积没有变化):
①向其中一份固体中加入100mL 2.0mol·L-1的NaOH溶液,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测得滤液的pH=14;
②向另一份固体中加入100mL 4.0 mol·L-1的HCl溶液,使固体全部溶解,测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只有H+、Fe2+和Al3+三种阳离子且
pH=1。
则②产生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为()
| A.2.352L | B.2.448L | C.2.688L | D.2.856L |
向FeI2溶液中不断通入Cl2,溶液中I-、I2、IO3-、Fe2+、Fe3+等粒子物质的量随n(Cl2)/n(FeI2)(即Cl2与FeI2的物质的量之比)的变化可用下图简单表示(“—”表示铁各种价态的变化,用“—·—”表示碘各种形态的变化)。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Cl2、I2、IO3-、Fe3+的氧化性依次减小 |
| B.当n(Cl2)/n(FeI2)=1.2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10I-+6Cl2=5I2+2Fe3++12Cl- |
| C.当n(Cl2)/n(FeI2)=6.5时,溶液中n(Cl-)/n(IO3-)=6.5 |
| D.若溶液的体积不变,则溶液的pH减小 |
下列各组溶液中每种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①H2S②NaHS③Na2S④H2S和NaHS混合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pH由大到小的是:③>②>①>④ |
| B.c(S2―)由大到小是:②>③>①>④ |
| C.在H2S 和NaHS混合液中:2c(Na+)=c(H2S) + c(HS―) + c(S2―) |
| D.在NaHS溶液中:c(H+) + c(Na+)=c(OH―) + c(HS―) + c(S2―) |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从试剂瓶中取出的任何药品,若有剩余不能再放回原试剂瓶 |
| B.在中和滴定的实验过程中,目光应注视滴定管中的液面 |
| C.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一定要将滴管伸入试管中 |
| D.可燃性气体点燃之前必须验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