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人民日报》发表元旦社论,写道:"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与此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 土地改革 | B. | 人民公社化运动 |
C. | 第一个五年计划 | D. | 三大改造 |
将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其发生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 | abc | B. | bac | C. | cba | D. | cab |
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生活。下表反映的是()
类别 时期 |
发式 |
服饰 |
称谓 |
礼节 |
脚形 |
辛亥革命前 |
剃发留辫 |
顶戴花翎 长袍马褂 |
大人 老爷 |
跪拜 作揖 |
缠足 |
辛亥革命后 |
强令剪辫 |
中山装 旗袍 |
先生 某君 |
鞠躬 握手 |
天足 |
A. |
大众传媒的发展 |
B. |
习俗风尚的变革 |
C. |
交通工具的更新 |
D. |
通讯设施的完善 |
1866年李鸿章在南京设立金陵制造局,主要制造枪、炮和军用物资。1867年崇厚在天津设立了天津机器局(后改名北洋机器局),主要生产火药、子弹。上述材料反映洋务运动的内容是()
A. | 创办军事工业 | B. | 创办民用工业 |
C. | 创办新式学堂 | D. | 筹建海军 |
唐朝中央设国子监主管学校工作,统管京师六学。律、书、算学为明法、明字、明算输送考生,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为进士、明经两科输送考生。对该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 | 学校教育服务于科举制 | B. | 学校教育内容为儒家经典 |
C. | 科举制促进了文学的发展 | D. | 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