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70年代,新能源开始进入生产领域,极大地改变了整个工业领域的生产面貌。”材料中的“新能源”是指( )
| A.水力 | B.风力 | C.电力 | D.煤炭 |
某校九年级一班举办“领袖风采”手抄报活动,下列摘抄的手抄报内容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
| A.玻利瓦尔解放了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等地 |
| B.尼赫鲁为印度首任总理,与周恩来一起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 C.纳赛尔领导埃及人民赢得独立,并收回苏伊士运河的主权 |
| D.卡斯特罗领导巴拿马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实质是( )
| A.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 B.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崩溃 |
| C.政治版图发生重大变化 | D.社会制度发生改变 |
与1953年相比,1958年苏联谷物产量增长91%,肉类产量增长62%,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 A.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 | B.苏联一五计划的实施 |
| C.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 D.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
与“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统一的货币”“统一的护照”相对应的组织名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国际联盟 | B.亚太经合组织 |
| C.欧洲联盟 | D.世界贸易组织 |
有人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是 “基础殷实,决策正确,动力巨大,高新技术”。下列说法不能印证以上结论的是( )
| 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 |
| B.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促进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 |
| C.政府采取措施,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比较有利的发展环境 |
|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日本的崛起,形成对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