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道博物馆收藏着一台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机车──“0”号机车。该机车1882年从英国购进,运用于唐胥铁路。对这段材料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洋务运动受到英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
| B.“0”号机车可能以内燃机作为动力 |
| C.“0”号机车是中国近代交通发展的见证 |
| D.从社会发展角度看,这是近代中国的进步 |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下列对于“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所指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 A.它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 B.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 C.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
| D.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
观察下图,从图中的信息可以归纳得出()
| A.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引发五四运动 |
| B.青年学生是五四运动的主力 |
| C.五四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
| D.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
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各项中属于观点的表述是()
| A.1905年孙中山创立中国同盟会 |
| B.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
| C.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 |
| D.辛亥革命未能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表1中的选项、史实与推论对应不正确的是()
据1895年《纽约时报》报道,恭亲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自己并不了解日本人发动战争的目的,抑或日本人想从战争中获得什么。他说:“难道日本人能侵占我们所有的省份吗?他们这样做苍天会答应吗?其他民族、其他国家会坐视不管吗?”上述材料反映出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 A.清军战斗力不强 | B.清政府内部不团结 |
| C.日本军事力量非常强大 | D.清政府对形势认识不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