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代一位著名文化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从圆明园遗址的废墟中,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
B.《辛丑条约》签订的耻辱 |
C.侵华日军的暴行 |
D.沙皇俄国侵占中国北方领土 |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东欧各国相继进行了改革。其中改革成效最显著的国家是
A.匈牙利 | B.东德 | C.苏联 | D.南斯拉夫 |
成立于1922年的苏联存在不到七十年就解体了,其缔造者和“终结者”分别是
A.斯大林赫鲁晓夫 | B.列 宁戈尔巴乔夫 |
C.列 宁勃列日涅夫 | D.斯大林普 京 |
“俄国——苏联”的发展之路曲折起伏,在其发展历程中,不同时期改革产生了不同影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1861年农奴制改革推动封建经济发展
②赫鲁晓夫改革首先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③戈尔巴乔夫改革最初集中在经济领域
A.①②③ | B.①② | C.①③ | D.②③ |
赫鲁晓夫改革最终未获成功,其主要原因是
A.未能提高苏联的综合国力 |
B.未在政治上采取改革措施 |
C.未改变世界政治格局 |
D.未根本突破旧有的政治经济模式 |
1999年,世界上一种全新的货币诞生,2002年它正式使用。其票面由窗、门和桥梁三个基本建筑形态构成。对该货币使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用地区区域经济力量壮大 |
B.促进区域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
C.使用地区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 |
D.使用该货币的地区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