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按关系相互转化的是(“→”表示一步完成)
选项 |
A |
B |
C |
D |
a |
SiO2 |
NaOH |
HNO3 |
Cu |
b |
Na 2SiO3 |
Na2CO3 |
NO |
CuSO4 |
c |
H2SiO3 |
NaHCO3 |
NO2 |
Cu(OH)2 |
图像能直观地反映有关物理量的变化及规律,下列各图像与描述相符的是
A.图1表示SO2氧化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
B.图2表示0.1 mol MgCl2·6H2O在空气中充分加热时固体质量随时间的变化 |
C.图3表示分别稀释10 mL pH=2的盐酸和醋酸时溶液pH的变化,图中b>100 |
D.图4表示平衡2NO2(g)![]() |
下列物质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用于干燥CO2 |
B.氨气具有还原性,可用于检查HCl泄漏 |
C.四氯化碳密度比水大,可用于萃取溴水中的Br2 |
D.氧化铝具有高熔点,可用于生产耐火砖 |
25℃时,向10 mL 0.1 mol·L-1 CH3COONa溶液中加入0.1 mol·L-1盐酸,溶液pH随加入盐酸的体积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①所示溶液中:c(OH-)=c(H+)+c(CH3COOH) |
B.点②所示溶液中:c(CH3COOH)+c(CH3COO-)=0.05 mol·L-1 |
C.点③所示溶液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中:c(CH3COO-)>c(CH3COOH)>c(H+)>c(OH-) |
D.点④所示溶液中:c(Na+)+c(H+)<c(CH3COO-)+c(Cl-) |
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不一致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或结论 |
A |
将Al2(SO4)3、NaOH溶液相互滴加 |
鉴别Al2(SO4)3、NaOH溶液 |
B |
向AgCl悬浊液中滴入少量KI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 |
说明KSP(AgCl)>KSP(AgI) |
C |
向NaHS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 |
HS-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
D |
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成红色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
化合物M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合成M的反应可表示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分子中有2个手性碳原子 |
B.Y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内 |
C.可用FeCl3溶液或NaHCO3溶液鉴别X和Y |
D.在NaOH溶液中,1 mol M最多可与5 mol NaOH发生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