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在《蒿里行》写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诗中描写的这一状况发生在 ( )
| A.东汉初年 | B.东汉末年 |
| C.三国 | D.西晋 |
二战后,促进西欧国家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 A.美国和苏联的大量援助 | B.西欧国家的劳动力素质高 |
| C.采用了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 | D.制定的经济发展政策恰当 |
下列事件,不能反映苏联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这一主题的是
| A.十月革命 | B.新经济政策 |
| C.苏联解体 | D.斯大林模式 |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一股反全球化的浪潮滚滚而来。这主要是因为
| A.发展中国家就业机会减少 | B.发达国家发展速度减缓 |
| C.发达国家国内环境污染严重 | D.对发展中国家有害无利 |
一位当代西方史学家说“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目前由欧洲国家组成的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是
| A.国际联盟 | B.联合国 |
| C.欧洲联盟 | D.亚太经合组织 |
1948年,美国所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值比重为54.6%,英、法、日和联邦德国共占19.6%;到1970年,美国所占比重为38%,其他四国则为31.5%。这种变化趋势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 A.西欧、美、日工业生产都在向前发展 |
| B.各国工业生产发展不平衡 |
| C.西欧、美、日三足鼎立局面长期存在 |
| D.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