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报道, 明年“南京的记忆”将作为俄罗斯庆祝卫国战争胜利66周年活动的一部分,这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首次赴东欧展出。自1986 年以来 , 已有多名日本在职的内阁大臣公开否认日本的侵略史实。例如1994年5月 , 羽田内阁的法务大臣永野茂门在就职不到一个月便公开说 :“ 把太平洋战争定为侵略战争是错误的 ”,“南京事件纯属捏造 ”。
材料二 钓鱼岛撞船事件后首次中日首脑正式会晤“胡菅会”11月13日傍晚终于在横滨匆匆登场,尽管会谈仅仅22分钟,但成了APEC峰会期间最大新闻亮点,日本主流大报纷纷将“胡菅会”作为头条新闻。虽然中日首脑会晤失去了往日的亲热和笑容,而略显拘谨和勉强,但这也正是目前中日关系的一个真实写照,至少破解了两个月来中日关系一个“僵局”,释放出积极的信号。据不完全统计,最近4年间,中日领导人在双边互访及各种场合会晤次数在20次以上,胡锦涛、温家宝都三次踏访日本,创造了两国交往史上的新记录。可以说,中日关系之所以能够走出“小泉僵局”而“回暖春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两国高层频繁热络的互动。
(1)材料一中的“ 南京事件 ”指什么 ?在这次屠杀中有多少中国人被杀害呢?(2分)
(2)上述材料表明日本国内对侵华战争的态度怎样?
(3)如果让同学们举办一次南京大屠杀纪念活动,将从哪些渠道搜集资料?你将选择哪些方式开展这次纪念活动?
(4)如何才能促进中日之间的世代友好?
融入情景.探究问题:
材料一……《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更多的主权,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国民族危机空前加剧。
材料二 1931午,日本陷入极端困难的境地。日本政府急于发动一场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借以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缓和阶级矛盾,并依靠掠夺中国的财富来医治经济危机造成的创伤。当时中国国民党政府正竭尽全力“围剿”红军,这也给日本以可乘之机。
材料三靖国神社在世界上臭名昭著,至今仍供奉着在二战中对中国等亚洲国家人民犯下滔天罪行的14名甲级战犯。靖国神社问题一直是日本与亚洲邻国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而日本政要却屡次参拜靖国神社。安倍首相的错误行径,不仅违背了日本政府反省侵略历史的表态和承诺,而且是开历史的倒车。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的是日本侵华史上的哪两个历史事件?
(2)材料二事件发生的结果怎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材料一、二事件结局的共同因素是什么?
(3)你认为日本要参拜靖国神社的问题实质是什么?结合材料三的内容和所学知识,你认为中日关系应如何发展?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是在什么事件之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2)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的主张,其出发点是什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
(3)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什么?
(4)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一直在为侵略战争翻案,针对日本“右翼分子”歪曲历史、美化侵略的行为,请谈谈你的看法。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以上两个条约的签订,分别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历程有何影响?
材料二: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倡导学习西方,主张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实现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并为此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
——《中国历史十五讲》
(2)请列举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都进行了哪些探索?(最少列举三个)
(3)“学习西方”——洋务派为“自强”“求富”分别进行了怎样的实践活动?
(4)“转变思想,更新观念”——陈独秀、李大钊等在新文化运动中举起了哪两面大旗?
材料三:五四时期,青年学生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奋不顾身……以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诠释了五四精神的丰富内涵,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不朽丰碑。 ——李长春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5)请指出五四运动的性质及五四精神的核心内涵。
图说历史
(1)图中的人物分别是谁?
(2)图一的代表作品是什么?编写此书的目的何在?最早实践其思想的事件是什么?
(3)图二的译著是哪一部?书中宣扬了哪些进步观点?
(4)图中的两位历史人物所面临的共同的社会问题是什么?
试简要分析公元3到6世纪,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特点及发展趋势。从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