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史概念里,“中古”一词也可以称为“中世纪”,我们所说的西方的“中世纪”就是从此而来,下列哪一句谚语最能反映“中古”西欧社会的状况( )
A.“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
B.“条条大路通罗马” |
C.“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
D.“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
唐朝的繁盛吸引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也以自身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下列事件能说明这一现象的是
①和亲结盟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行④遣唐使来访
A.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神话小说《西游记》描写了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其中“唐僧”的人物原型是
A.班超 | B.玄奘 | C.鉴真 | D.郑和 |
某剧组准备拍摄《大唐王朝》的纪录片,你认为下列哪一场景不可能在片中出现
A.唐太宗和魏征在商讨如何处理北方少数民族问题 |
B.一批日本遣唐使抵达长安,受到唐政府的热情接待 |
C.江南地区的农民使用曲辕犁耕作 |
D.李白用“交子”支付酒楼老板酒钱 |
唐代,我国境内生活着许多少数民族。其中有一个少数民族生活在我国的高原地区,他们最引以为豪的建筑是今天闻名于世的布达拉宫。这个少数民族的祖先是
A.突厥 | B.匈奴 |
C.南诏 | D.吐蕃 |
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说明科举制度的创立主要目的是
A.选拔人才 | B.统一文化 |
C.注重门第出身 |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