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改变了人类生活的轨迹,但也打破了人类生活的宁静。让我们展开历史的画卷,去见证科技的威力。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科技推动发展:
材料一: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如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进型蒸汽机,史蒂芬孙发明的蒸汽机车,其他国家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
材料二: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了电话;1879年美国人爱迪生发明了电灯;1882年法国学者德普尔发明了远距离输电的方法;90年代意大利人马可尼试验无线电报取得成功;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试制汽车成功: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经过不断努力,终于制成飞机。
材料三:据统计,2013年雾霾几乎席卷了大半个中国。104个城市重度污染,平均雾霾天创52年之最。雾霾的形成,气象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排放等导致的大气颗粒物浓度增加。
材料四: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飞机的不断进步大大加速了航空兵的发展,一战中航空兵由辅助兵种发展为独立兵种。化学兵也于1915年应运而生。通信兵装备了电话机、电报机以及电传打字电报机等,而无线电的广泛使用也使译码技术有了飞跃发展。汽车兵也随着汽车运输的大量运用而应运而生,并大大改进了后勤工作,军队的快速机动能力明显提高。这场战争是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万人参战,四年间共造成约1000万的人丧生。
(1)根据上述材料回答: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材料一中哪一事件点燃了机器发明和使用的“星星之火”?第二次科技革命中,被称为发明大王的科学家是谁,其研究集中在哪一领域?
(2)材料一中英国发明的“新生产方法”是什么?
科技打破宁静: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工业生产首次产生污染是当时哪一新能源的广泛使用?机动车尾气排放又是哪一新能源的广泛使用所造成的?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写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惨烈的战役是什么?材料四中各种新技术广泛用于一战,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新中国成立后,新生的人民政府以独立自主的姿态,展开了和平外交事业,中国的国际影响与日俱增。
某校八年级(2)班准备举办一次主题为“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的小论坛。
(1)活动准备:如果你是该班的一员,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取相关资料?请推荐两种途径。
(2)活动过程:请你帮忙将“相关链接”中的序号填入下面的知识卡片中
“新中国外交成就”知识卡片
时间 |
外 交 成 就 |
1949年 |
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 |
20世纪50年代 |
|
20世纪70年代 |
|
20世纪90年代 |
|
相关链接:
①我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②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3)活动总结:通过探究新中国外交发展的风雨历程,同学们明确了建国以来我国的外交政策是 ,认识到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根本原因是 。
步骤一:走近历史
(1)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它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19世纪60年代,日本抓住哪一次历史机遇,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2)中国近代化的标志是那一历史事件的发生?
步骤二:见证历史:旧照片是一种很有历史价值的收藏品.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
(3)图一、图二反映的事件有何意义?图三见证了新中国外交史上哪一时刻?新中国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回顾历史,中美关系一波三折。结合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美两国关系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化过程?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得以改善的国际背景是什么? (3分)
步骤三:探究历史
(5)你认为怎样才能建立长期、健康和稳定的中美、中日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5年后,关国军舰和军队继续在拉丁美洲登陆,特别是在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例如l954年在危地马拉、1965-1966年在多米尼加共和国、1983年在格林达纳等作为新时代标志的另一步骤是,1977年,美国同意将巴拿马运河交还巴拿马,1999年具体落实,
材料二 1992年,在美国的提议下:美国与加拿大、墨西哥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根据协议,北美自由贸易区将用15年时间、逐步取消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实现商品、劳务、资本等的自由流通,此后将扩大到其他国家
(l)根据材料一回答:二战后,拉丁美洲政治形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实施产生了哪些历史影
响?(4分。回答2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13年,德国国民经济中农业产值所占比重下降到23.2%,工业产值所占比重上升到45%。1910年,德国农村人口下降到40%,城镇人口上升到60%。
材料二 19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德国机器制造业的发展以及矿山开采、纺织和铁路 ,等行业中大量使用机器,技术学校因此得到进一步发展。1879年,德国9所综合科技学校中已经由6所获得了高等教育资格。技术高等学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具有明显的针对性,通常设有建筑、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气技术和工艺化学等系。由于技术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实用性强,与德国社会经济发展联系紧密,学生人数得到快速增长。
(1)材料一表明20世纪初期德国经济取得了什么成就?
(2)材料二中的德国教育现象与材料一中的德国经济现象之间有什么因果联系?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说:“中苏关系是密切的兄弟关系,我们和苏联应该站在一条战线上是盟友,只要一有机会就要公开发表文告说明这一点。”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申明确指出,新中国将“倒向社会主义一边。”
材料二 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苏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中苏关于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的签字仪式在莫斯科举行。根据新订的条约和协定,苏联截止到1952年末,将交还所有它通过《雅尔塔协定》和1945年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在中国东北所取得的权益,并承诺在经济上和军事上对中国进行援助。
(1)材料一表明新中国确立了什么外交方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等条约对新中国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4分。回答2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