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润洗酸式滴定管时应从滴定管上口加入3~5mL所要盛装的酸溶液,倾斜着转动滴定管,使液体润湿其内壁,再从上口倒出,重复2~3次 |
B.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时,不能多于容积的2/3,若不慎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应迅速用水灭火 |
C.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应先将硫代硫酸钠溶液、硫酸溶液分别在水浴中加热,然后混合 |
D.在“金属析氢腐蚀”实验中,外面缠绕着铜丝的铁钉上产生气泡多,在铁钉周围出现血红色现象(溶液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 |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6月1日起实施。下列做法不利于食品安全的是()
A.用聚氯乙烯塑料袋包装食品 |
B.在食用盐中添加适量的碘酸钾 |
C.在食品加工中科学使用食品添加剂 |
D.研发高效低毒的农药,降低蔬菜的农药残留量 |
将15 mL 2 mol·L-1 Na2CO3溶液逐滴加入到40 mL 0.5 mol·L-1 MCln盐溶液中,恰好将溶液中的Mn+离子完全沉淀为碳酸盐,则MCln中n值是 ( )
A.4 | B.3 | C.2 | D.1 |
. 已知aAn+.bB(n+1)+.cCn-.dD(n+1)-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关于A、B、C、D四种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A>B>C>D B. 原子序数:b>a>c>d
C. 离子半径:D>C>B>A D. 金属性:B>A,非金属性:D>C
钠在自然界存在的主要形式为()
A.金属钠 | B.NaOH | C.NaCl | D.Na2CO3 |
关于胶体和溶液的鉴别,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
A.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有电荷 |
B.溶液中溶质微粒一定不带电,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带有电荷 |
C.溶液中分散质微粒能透过滤纸,胶体中分散质微粒不能透过滤纸 |
D.溶液中通过一束光线没有特殊现象,胶体中通过一束光线出现明亮的光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