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但是,这并不是永久的胜利,克里孟梭说,是一个各自保持警惕的和平,是一个手扶剑柄签订的和平,是一个虽已签字但并未真正实现的和平;威尔逊更是一针见血:我们不久就会看到一场新的世界冲突,这场冲突的结果将不再是一场战争,而是整个世界的大灾难。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大国崛起》系列丛书《法国》
材料二 1938年,一个叫张伯伦的老人得意地挥舞着一纸协定,向他的人民宣布‚我带来了我们时代的和平,事实上协定加快了世界大战的步伐。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大国崛起》系列丛书《德国》
约定的和平:
(1)材料一所述“和平”是通过哪次国际会议上搭建起来的?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克里孟梭的评论有何依据。
(2)材料二所述“协定”是在哪次会议上签订的?为什么说“协定加快了世界大战的步伐”?
持久的和平:
(3)“持久和平”是“世界梦”的重要内容,实现这一梦想离不开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努力。试运用所学知识论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利于世界和平的实现。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八年级学生小强特别喜欢上历史课。有一天,他在课堂上学习了唐朝的历史,晚上他在梦里来到了七世纪的唐朝,并从长安出发经历了一次梦幻西游。以下是小强梦中西游的见闻:
见闻一:唐朝都城长安的街头,各色人种、各地商品应有尽有,一派繁华景象。唐太宗正率众臣在大慈恩寺内热烈欢迎从天竺回来的法师。
见闻二: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地那,穆罕默德正号召穆斯林发动圣战,穆斯林表示一定要为真主安拉而战,为阿拉伯统一而战。
见闻三:法兰克王国农村的一座庄园里,城堡、教堂、磨坊、农奴住宅一应俱全,农奴们正在耕地上辛勤劳作,农奴连终身大事也要获得主人的允许。
(1)见闻一中唐太宗正在迎接哪位法师?这位法师有何壮举?
(2)见闻二反映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统一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3)根据见闻三,概括当时西欧封建庄园的主要特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汉书》
材料二:7世纪中期,一些到过中国的日本留学生,十分羡慕中国的强盛。回国后积极宣扬唐朝的制度,实行变革,建立法治完备的国家。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运用所学知识简述商君是如何“急耕战之赏”的。
(2)材料二改革的名称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改革反映的内容,说说日本如何建立法制完备的新国家。
(3)上述二则材料所反映的二次改革,都对当时国家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两次改革对今天中国发展有何借鉴意义?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
材料2: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请回答:
(1)材料1所指日本军队在东北寻衅的背景是什么?
(2)蒋介石发出密电以后中国发生了什么大事?
(3)该事件后,由于张学良执行了蒋介石的命令,结果在中国境内出现了什么情况?
(4)材料2是什么时候流行的歌曲?反映了什么?
仔细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中箭头所示路线即我国古代的“”,这条路线的起点是,即今天的市。
(2)这条路线最早开辟于什么朝代?对开通这条路线贡献最大的人物是谁?该路线的开通,反映了西汉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3)想一想,当时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在今天看来,对历史发展有什么作用?
(4)公元前60年,为了管理我国西北部地区,西汉政府设置什么机构?
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根据上图的编号顺序填写春秋五霸的名称:
①;②;③;④;⑤。
(2)图中葵丘、城濮两地发生的事情分别成就了谁的霸业?
(3)结合史实,谈一谈你对春秋争霸战争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