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有一位外国人来到中国,可能看到的是( )
A.一些农村住上了豪华楼房 |
B.人们饭桌上讲究营养均衡,粗细粮搭配 |
C.农村几乎没有失学的儿童 |
D.大街上的人们大多穿蓝色和灰色的衣服 |
我国的经济特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最大区别在于
A.主权归属不同 | B.外交政策不同 |
C.社会制度不同 | D.经济政策不同 |
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的事件是
A.“两个凡是”思想的提出 | B.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 |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 D.拨乱反正的深入开展 |
“正正反反,反反正正,正反一样;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非不分。”这首对联反映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状况,下列哪些是这一时期“是非”不分的表现
A.1971年9月13日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
B.1967年2月,中央“文革”小组指责一些老干部的行为是“二月逆流” |
C.1976年清明节,人民群众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开展“四五运动” |
D.1976年,华国锋、叶剑英领导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 |
下列英雄模范人物,不属于十年建设时期的是:
A.焦裕禄 | B.雷锋 | C.孔繁森 | D.王进喜 |
图片、漫画反映时代特征,口号、诗歌亦能体现时代特征,下列口号、诗歌与所示漫画反映时代不相符合的是
A.没有万斤的思想,就没有万斤的收获 |
B.只要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就可以有呼风唤雨的力量 |
C.大路弯弯一条龙,一家发财九家穷;佃农半夜就起身,地主睡到太阳红。 |
D.一头肥猪大又长,猪身横跨太平洋;猪背可以降飞机,猪耳朵成了飞机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