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中俄两国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往东至海为界,外兴安岭以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西属俄国,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东属中国。”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出自什么文件?何时签订的?
(2)当时清朝的统治者是谁?
(3)上述文件的签订解决了什么问题?
(4)上述文件有什么法律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最。(9分)
材料一:中国经济融入世界市场,由被动到主动,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在15世纪早期这段异乎寻常的历史中,……正是制度结构上和向外推动力方面的根本差别,在世界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关头,使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将全世界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
材料二:“(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一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材料三: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中国形象的影响力日益彰显。
一一引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1)材料一中“西方的冒险事业”指什么?“资产阶级……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在我国的具体表现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两次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4分)
(3)结合材料三和有关史实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说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形象是怎样一步步树立起来的?(3分)
读图。回答问题。(6分)
(1)图一和图二开放的港口分别是在哪一重要事件之后?(2分)
(2)图一和图二反映的历史现象产生的主要国际背景分别是怎样的?(4分)
“创新是一个民族和社会前进的不竭动力”。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一经济政策创新
(1)列宁、罗斯福在经济建设上做出了怎样的创新性贡献?
问题二科技创新
(2)第三次科技革命主要在哪些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概括指出这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读图释图题. 下面是一位同学搜集到的反映新旧中国外交活动的几幅照片。
《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示意图签署《凡尔赛和约》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图一图二图三
请回答:
(1)图一条约中哪一条款对中国危害最大?对中国社会最严重的影响是什么?( 2分)
(2)根据图二和所学知识回答,《 凡尔赛和约》中哪项内容损害了中国的合法权益?中国代表为什么没有在《 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3)图三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1分)
(4)观察三幅图片你有什么感想?( 2分)
(10分)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欧洲的兴衰”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
【崛起篇】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三大革命互相依赖,相互之间不断起作用。
(1)材料中的“工业革命”最先发生于哪个国家?请列举发生于欧洲的一次“政治革命”?(2分)
【衰落篇】长达6年的战争苦难已使欧洲筋疲力尽,……完全失去了以往作为世界中心的地位和威望,世界的主导权被两个趁势崛起的超级大国接手。
(2)材料中的“战争”指的是什么战争?战后形成了什么新的国际格局?(2分)
【和解篇】《欧罗巴百年:从仇恨走向联合》(选自政治漫画网AREND VAN DAM/图)。如图所示:l914年--2014年,刚好100年。其间,欧洲通过战争发泄“仇恨”,却最终达成和解,走向联合。
(3)欧洲联合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2分)
【复兴篇】20实世纪60年代,西欧国家为提高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加强了经济上的联合……在以后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欧共体成员之间频繁协调,逐步取消关税,对有困难的成员国提供援助,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说话”,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
(4)根据材料,欧洲联合的历程呈现出什么趋势?(2分)
【思考篇】最有价值的历史学习,在于思考与总结,并形成自己的认识与结论。
(5)你能从欧洲兴衰的历史中得到什么认识?(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