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这样写道:“这中国,那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观点的是:( )
A.赔偿白银4.5亿两 |
B.拆毁北京至大沽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
C.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驻守 |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
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费正清在评论中国明清时期的某一政策时说:“归根到底,他们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下列观点跟他的评论视角基本一致的是()
①推动了传统农业的发展
②起到了一定的自卫作用
③导致中国在世界上落伍
④规范了对外贸易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据记载,清咸丰、光绪年间,杨家埠“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杨家埠“户户善丹青”是指人人会()
A.制作扑灰年画 | B.剪纸 |
C.制作风筝 | D.制作木版年画 |
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过南阳市内乡县衙的一幅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与对联中的意境最符合的人是()
A.郑玄 | B.郑板桥 | C.陈介祺 | D.刘墉 |
《诸城县续志》记载:墉砥砺风节,正身率属,自为学政、知府时即谢绝馈赂,一介不取。遇事敢为,无所顾忌,所至官吏皆望风畏之。刘墉受到人们尊重的原因不包括()
A.为官清廉 | B.以身作则 |
C.遇事敢为 | D.官吏畏惧 |
搜集和整理资料、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是某同学整理的郑和下西洋的资料卡片,卡片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郑和下西洋 时间:1405—1433年 次数:七次 所到地区:亚欧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作用:促进了中国同海外的经济文化交流 |
A.作用 B.起止时间 C.远航次数 D.所到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