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孙中山是海峡两岸共同尊崇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热点一: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领中国国民党访问团2008年5月27日在南京中山陵,举行谒陵仪式。吴伯雄在拜谒后说,南京把中山陵维护得这么好,让我们很感动。这就是正视历史的最好的证明。吴伯雄题词:“天下为公,人民最大”。
热点二:2008年 6月12日,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一行抵达北京香山碧云寺拜谒孙中山衣冠冢。
请回答:
(1)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从当时的基本国情分析,辛亥革命没有使中国获得独立和富强,说明了什么?
(3)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一般有三种观点:①它是一场基本上成功的或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②它是一场失败了的资产阶级革命。③它是一场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又是一场失败了的资产阶级革命。以上三种观点,你认为哪一种观点正确?为什么?
(4)结合材料回答,作为中学生,我们从孙中山的革命生涯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科目 历史   题型 问答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俄国二月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图片,探秘人类古老的文明。回答问题(共10分)

(1)图1反映的这部法典维护了哪一阶级的利益?在世界历史上有何地位?
(2)根据图2所反映的等级制度,把持着神权的等级是什么?
(3)图3这一美丽的景观应该是出现在哪一大河流域?
(4)上面三幅图片其反应的实质有什么共同之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4-15世纪,欧洲各国君主……为了与亚洲进行直接的香料贸易,葡萄牙和西班牙分别扶持了向东和向西两条路线的海上探险。
——摘自《历史——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二承万能主宰的佑助,我在1492年发现新大陆以及大批岛屿……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的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主宰赐福在那绵延600英里长的小西班牙岛得告成功,我征服该岛,并使他的居民纳贡。
——摘自欧洲一航海家的航海日记
材料三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经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的文明间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
据统计,从1502年到1660年,西班牙从美洲得到18600吨注册白银和200吨注册黄金,……。与欧洲人的扩张相伴随的,却是美洲两大文明中心的悲歌。到1570年,战争屠杀和欧洲传来的流行病,使墨西哥地区的人口从2500万下降到265万,秘鲁的人口由900万下降到了130万。
——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欧洲人海上探险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我”是谁? “发现的新大陆”是哪里?写出材料二中最能反映“我”航海活动的本质语句。
(3)以上材料阐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三指出这一事件的影响。

有人形象地说:14-17世纪的欧洲“发现了世界,发现了人”。
1、“发现了世界,发现了人”中的两个“发现”分别指的什么事件?
2、其中涌现出的杰出人物有哪些?(各举一例)
3、谈谈这两个“发现”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华盛顿纪念碑是为纪念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而建造的,它位于华盛顿市中心,在国会大厦、林肯纪念堂的轴线上,是一座大理石方尖碑,高169米,其内墙镶嵌着188块由私人、团体及全球各地捐赠的纪念石,其中一块刻有中文的是清政府赠送的。上面有这样一段文字:“按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於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乎三代之遗志。”
请回答:
(1)材料中“起事勇于胜广”,指的是华盛顿领导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并说出这一事件的性质。
(2)材料中“而创为推举之法”具体指的是哪一文献?请你评价一下华盛顿。
(3)上述历史事件有哪些重大历史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号召大家信仰唯一的神“真主”安拉,说自己是“真主”的使者。
材料二:“救世主”叫人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材料三:它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
请回答:
(1) 上述三则材料的观点分别属于哪种宗教?其中哪一种宗教对我国影响最大?
(2) 对阿拉伯半岛统一起促进作用的是什么宗教?
(3)说一说这些宗教成为世界性宗教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