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此诗反映的是( )
A.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
B.左宗棠收复新疆 |
C.关天培抗英 |
D.林则徐虎门销烟 |
一战前夕,围绕殖民地的争夺最激烈的国家是
A.英、美 | B.英、德 |
C.法、德 | D.英、法 |
“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就其实质而言,说明了
A.英法俄与德意奥双方的利益不同 |
B.英德矛盾已成为列强的主要矛盾 |
C.欧洲列强为各自的利益相互勾结 |
D.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日趋激烈 |
19世纪末20世纪初,改变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根本原因在于
A.英德竞争促使英国协调它同法俄矛盾 |
B.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 |
C.德奥结成军事同盟 |
D.意法矛盾激化,促使意大利加入德奥同盟 |
列宁主义形成的条件中不包括()
A.普列汉诺夫开始在俄国传播马克思主义 | B.资本主义工业的迅速发展 |
C.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 D.布尔什维思想体系的出现 |
印度国大党成立时提出的政治主张是()
A.抵制英货 | B.抗捐抗税 |
C.要求民权实现自治 | D.归还掠夺的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