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探究:结合学过的知识完成下列探究活动。(本题共9分)
(1)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想一想,孔子的这三段话,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帮助或指导。
(2)你能说出三个我们学习这一段历史后所接触的历史成语吗?
甲说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乙说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你同意谁的观点,请说理由。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左转》中记载:昔武王克商,……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有四十人。
材料二:《荀子• 儒效》说:周公……兼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回答:(1)根据材料回答,西周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西周为什么要实行这种制度?
(2)从材料中看出在西周,哪些人可能被分封为诸侯?
(3)分封制在当时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从中你有怎样的认识?
世界格局,是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第一次世界大战产生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形成雅尔塔体系(即美苏两极格局);苏联解体、华约解散结束了战后两大军事集团的“冷战”,两极格局告终。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一战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分别签订的主要条约是什么?
(2)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之时,苏、美、英三国首脑于1945年2月在雅尔塔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有什么积极作用?
(3)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4)西欧各国为加强政治、经济联合,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什么组织?
(5)二战后,“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但是影响和平与发展的因素还很多,你认为有哪些?
下面是中外历史学家对一位重要的中国历史人物的评价,阅读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11分)
(他)堪称人类历史上也许最成功的哲学、道德和伦理体系的创始人。
——罗兹•墨菲《亚洲史》
(他)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 ——钱穆《国史大纲》
(他)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 ——胡适
(1)他是春秋时期的谁?
(2)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他开创了哪个学派?他的思想主要由哪两部分组成?
(3)作为教育家,他“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的具体行动是什么
(4)他突出体现“将人看作是平等的”的教育主张是什么?
(5)他的思想在战国时期是如何继承和发展的?
“和谐”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从传说中的黄帝到秦朝灭亡这一段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充满着和谐与不和谐的因素。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任务。(共12分)
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和谐”内容。
(1)统治的和谐:原始社会末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什么?
(2)人与人的和谐:请依据课本内容,列举这一段时间里出现的一对和谐的君臣。
(3)人与自然的和谐:战国时期修筑的重大水利工程是什么?
步骤二: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
(4)统治的不和谐:列举夏商西周时期的一位暴君。
(5)人与人的不和谐:夏商西周时期,奴隶生前的生活状况是怎样的?
步骤三:关注现实,为“和谐”发展献策
(6)请你从儒家和法家的立场,分别谈谈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