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汪曾祺,江苏高邮人,作家。本文选自《汪曾祺全集》。 |
B.本文可分为三部分,分别写了故乡端午节的习俗、高邮咸鸭蛋的特点及端午节的咸鸭蛋。 |
C.汪曾祺写作的语言特色,在本文表现为:口语色彩浓厚;古汉语的点缀使文章多了书卷气,增添了典雅之美;善于运用语言“造型”等。 |
D.作者写端午的“咸鸭蛋”是为了介绍家乡咸鸭蛋的优点,让读者了解作者家乡的特产,从而提高高邮咸鸭蛋的知名度。 |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混淆 威摄孤漏寡闻山崩地裂 |
B.消毁揣摹浮想联篇味同嚼蜡 |
C.呵责拖踏不容置疑百费待兴 |
D.炫耀挑衅黯然失色顶礼膜拜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停滞(zhì)发酵(xiào)徇私舞弊(xùn)惴惴不安(chuài) |
B.桎梏(kù)惬意(qiè)转弯抹角(mó)有恃无恐(chì) |
C.瑟索(sè)菜畦(qí)花团锦簇(cù)翘首远望(qiáo) |
D.木讷(nà)亵渎(dú)不屈不挠 (ráo)妇孺皆知(rú) |
下列选项中,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诗描写诗人在东篱下采摘菊花,远处的南山悠然映入眼帘,表现了陶渊明辞官后的闲适心情。 |
B.《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两句,写诗人听到人们晚上唱起告别的歌曲,看到人们折柳相赠,不由得产生归隐田园的情思。 |
C.暮春时节,花儿凋零,燕子归来。面对此景,词人晏殊写下“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句子,表达了自己伤春惜时之感。 |
D.宋代词人辛弃疾登高望远,看到江山雄伟壮丽,江水奔流不息,想到古代纵横驰骋的英雄人物,感慨万千,写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一词。 |
在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之际,某校学生会发起了给抗战老兵网上留言的活动。学生的下列留言中不得体的一项是()
A.中华儿女将永远铭记你你们的功勋,向你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
B.你们的事迹让我深受感动,我要求你们老当益壮,为祖国再立新功! |
C.你们的精神将激励我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
D.你们的浴血奋战赢得了中华民族的解放,我们感谢你们! |
对下列句子中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运用比喻,把他们比作高粱,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他们的朴实,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
B.为什么我的眼里常舍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运用设问,先提出疑问,再回答“我”是因喜悦而“常含泪水”,强烈地表达了“我”的激动之情。) |
C.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运用拟人,将薄雪人格化,形象地写出了阳光斜射下薄雪呈现出淡粉色的美丽情态。) |
D.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运用反复,使用两个“好一个”,强烈地表达了对黄土高原和安塞腰鼓赞美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