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北方朋友,他热衷于农作物、蔬菜和果树的栽培技术的研究,他想了解我国古代北方农业生产技术,他可以查阅的书籍是
A.《缀术》 | B.《水经注》 |
C.《黄帝内经》 | D.《齐民要术》 |
“求同存异” 目前已成为处理地区间、国家间冲突的基本原则。结合1955年周恩来总理在亚非国际会议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的历史背景,判断下列对“求同存异”中“同”和“异”理解有误的一组是()
A.“同”即都曾遭受列强的欺凌压迫; “异” 即政治制度不同 |
B.“同”即都希望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异” 即民族风俗、宗教信仰等意识形态不同 |
C.“同” 即都是面积小人口少的国家;“异” 即加入“北约”“华约”组织的选择不同 |
D.“同” 即都需要和平与安全的外部环境; “异” 即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不同 |
下列情景你认为不可能发生的是()
A.张之洞坐轮船到北京向光绪帝述职 |
B.慈禧太后对《申报》的某些报道甚为不满 |
C.慈禧太后逃离北京后打电报给李鸿章让其到北京同八国联军谈判 |
D.1912年孙中山在电影院欣赏彩色电影 |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的报告中指出,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你知道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分别是在党的:()
A.七大、十一届三中全会 |
B.八大、十三大 |
C.七大、十五大 |
D.七届二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 |
改革(变法)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历史现象,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改革(变法)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和内涵,对下列改革(变法)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戊戌变法的目的是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②日本的明治维新是彻底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③美国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是消除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④我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2010年3月,人大代表在两会上提出了“物价、房市、医疗、教育”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你知道近代史上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主张的是:()
A.李鸿章 | B.孙中山 | C.毛泽东 | D.邓小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