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子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引起这些习俗变化的最重要的事件是
A.戊戌变法 | B.辛亥革命 | C.新文化运动 | D.五四运动 |
下图是1936年《西安文化日报》的报道。其反映的事件是()
A.北伐战争 | B.九一八事变 |
C.西安事变 | D.秋收起义 |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每当我们听到这首激发中国人民抗战意志的民族战歌,便会联想到当时年仅22岁的曲作者( )
A.聂耳 | B.洗星海 |
C.徐悲 | D.侯德榜 |
南昌被誉为“军旗升起的地方”,是因为在这里()
A.诞生了中国共产党 |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
C.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
D.初步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小明同学是惠州人,他自豪地说:我家乡有一位名人,是率领“铁军”独立团屡建战功的北伐名将。这位“北伐名将”是 ()
A.叶挺 | B.贺龙 |
C.廖仲恺 | D.彭德怀 |
孙中山说:“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这个“军官学校”位于()
A.广州 | B.长沙 |
C.武汉 | D.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