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历史事件,常常需要知道事件的各个因素。综合图中的要素,这页笔记记录的事件是( )
A.虎门销烟 | B.鸦片战争 |
C.第二次鸦片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 |
1976年《天安门诗抄》:“黄浦江上有座桥,江桥腐朽已动摇。江桥摇,眼看要垮掉;请指示,是拆还是烧?”这首诗反映人民群众的政治要求是:
A.黄浦江上建新桥 | B.炮打资产阶级司令部 |
C.粉碎林彪集团 | D.粉碎“四人帮” |
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这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最能体现这次巨变特点的是
A.社会主义公有制主导地位的确立 |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
C.外交政策发生历史性的转折 | D.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公布 |
继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进行社会主义实践之后,中国共产党也展开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活动。20世纪中期,我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其标志是()
A.西藏和平解放 | B.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
C.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 | D.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
【原创】1954年,红色资本家荣毅仁向上海市政府率先提出了将他的产业实行公私合营,他的这一举动是为了积极响应当时的()
A.人民公社化运动 | B.大跃进 | C.一五计划 | D.三大改造 |
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我国建立了许多历史上没有过的、规模巨大的钢铁、汽车、飞机、新式机床等工矿企业,东北、华北、西北也建立起一批新的工业基地……这体现了“一五计划”对我国工业发展的主要影响是()
A.中国已经实现工业大国之梦 |
B.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实现工业化起步 |
C.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
D.完成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