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所示,苏联工业总产值所占位次发生显著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
B.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
C.没有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 |
D.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的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了中国20世纪50年代末出现的现象。当时还出现“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的打油诗。这些状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自然灾害严重 | B.苏联撤走专家 |
C.“左”的错误泛滥 | D.“文化大革命”的开展 |
电影《活着》中有这样一个场景:20世纪50年代末,一个小孩找出父亲用的包着铁皮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钢。这个场景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建国初的土地改革 | B.三大改造 |
C.“大跃进”运动 | D.人民公社化运动 |
以下关于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②规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道路③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④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文章合为时而著”,高考作文题也能彰显时代精神。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这里“幸福的年代”的含义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人民过上好日子 |
B.大跃进运动使人民丰衣足食 |
C.人民公社化运动改善了人民生活 |
D.改革开放使人民走上致富之路 |
20世纪50年代,中国出现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的新形式,并迅速在全国掀起公私合营的浪潮。“浪潮”是指
A.“大跃进”运动 | B.人民公社化运动 |
C.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 D.农村合作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