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日本两次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如今的中日关系能否正常发展已成为维系东亚、太平洋地区和平与安全的重中之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一 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中国腐朽之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
——《人民日报: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
(1)甲午战争给中国代来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
(2)材料二中当时中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变?蒋介石对这一事变持什么态度?
材料三 我们亲爱的将士们:双十二抗日救国运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私愤吗?也不是……我们主张的核心是集合全国各党各派的力量,以民众的总动员,去抗日救国。”
——《张、杨告东北军、十七路军将士书》
(3)材料中的“双十二抗日救国运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和平解决有何意义?
材料四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悼念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
——摘编自新华网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重大意义。
材料五 日本右翼势力美化侵略战争,为军国主义招魂的活动一直没有停止过,应引起中国人民的高度警惕。日本曾接连发生右翼分子篡改中学历史教科书和内阁成员参拜供奉有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的事件。
——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课外学史”
(5)结合材料五,日本右翼势力不断发表伤害中国乃至亚洲人民感情的言论,对此你有何看法?你认为日本政府应该如何正确处理中日关系?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唐玄宗从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了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因此他注意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史有感(共8分)
在20世纪上半叶这短短的50年里,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人类为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人们本以为战后会迎来和平的曙光,谁知一个“冷战”又几乎贯穿了整个20世纪的下半叶!今天,人类已来到了21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已经成为历史的陈迹,冷战也以其独特的方式宣告结束,世界已经在和平与发展的大潮中,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过程中进入了新的千年。但是,如何有效地避免战争,持久地维护和平,仍然是人类最为关心和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请同学们根据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德国在一战和二战中分别参加了什么军事集团
2、你能找出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各举一点即可)
3、你知道“冷战”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吗?
4、创造一个繁荣与持久和平的新世纪,是人类共同的梦想!同学们,你们能提出一些建议,让战争远离我们吗?
材料解析(共7分)
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
材料二:“人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材料三:“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请回答:
1、材料一引自英国的什么文件?此文件颁布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与哪国的革命有关?在这次革命中,被处死的皇帝是谁?
3、材料三所反映的革命的领导者是谁?这次革命的转折点是什么?
4、上述三段材料所反映的三次革命的主要任务基本相同,是什么呢?
如图,识图题 (共5分)
1、图一中反映的是20世纪全世界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你知道这次经济危机的具体起止时间吗?
2、除了持续时间很长之外,你还知道这次经济危机的另外两个特点吗?
3、图二中的这位美国总统在这次危机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你知道他是谁吗?
4、图三反映了从2007年开始到现在仍未结束的经济危机,你能找出这两次经济危机的共同点吗?
列举两级格局中的两大军事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