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可以夺走德国的殖民地,把它的军队减到仅够建立一支警察部队的力量,把它的海军减到五等国家的地位,但这一切终究毫无意义,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这段材料说明:
①英国反对缔结处置德国的和约
②英国认为《凡尔赛和约》是不公正的
③劳合·乔治预感到德国复仇主义者的威胁
④《凡尔赛和约》将导致战败国和战胜国矛盾的激化
A.②④ | B.①③ | C.①② | D.③④ |
互联网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假如你在百度搜索中输入“马关条约”“通商口岸”“双十协定”这三个关键词,最有可能出现的城市是()
A.南京 | B.北京 | C.苏州 | D.重庆 |
100年前,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指出:“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民主)并重。”说明新文化运动是()
A.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
B.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
C.反对北洋军阀的文化运动 |
D.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
“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它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材料中的“它”是指()
A.鸦片战争 | B.抗日战争 |
C.解放战争 | D.抗美援朝战争 |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把明、清(鸦片战争前)的历史作为研究性学习的重点。经过研究,他们把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概括为()
A.统一国家的建立 |
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
C.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
某班同学在班级举行历史人物图片展,其中一组的主题是“民族英雄”,下列图片符合题意的是()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