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两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已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逝。世界已跨入新的世纪,可天下仍不太平。让我们反思世界大战的历史,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共同努力吧!某校九年级学生要举办一次以“战争与和平”为主题的图文展,请你参与此次活动。
第一组 表解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起止时间
1914.7-1918.11
1939.9-1945.9
直接原因

经济大危机
重要战役


战争性质
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战后格局

两极格局

 
(1)第一组收集的表格信息有残缺,请你在上表表格中将内容补充完整。
第二组 文汇历史
(战场上)到处散布着破碎的弹片,折断了的武器以及成堆的尸体……其中有些人被抛到十五英尺高,断腿残技挂在那些幸存的树枝上。
―――【法】巴比斯《战火》
战后初期的西欧,经济凋敝,困难重重。英国有一半以的工业瘫痪,法国居民每天仅配给200克面包,联邦德国工人一月的工资只能买一条香烟。
―――《世界现代史参考资料》
(2)从第二组收集的材料中,概括出两次世界大战的共同特点。
第三组 图说历史

(3)决定成立联合国的是哪次国际会议?第三组收集的图片,表达了怎样的共同愿望?结合当前的国际形势,你认为怎样才能使战争的悲剧不再重演?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俄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中俄两国人民的友谊源远流长中俄之间的关系曾经历了对抗、盟友、对手、邻居加朋友几种模式。2005年7月,中俄两国元首正式宣布,双方决定于2006年首先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2007年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中俄关系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俄国是现代史上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国家之一,结合中俄革命和建设历程,回答下列问题。
(1)俄国十月革命是先在城市取得胜利,然后领导农村斗争取得胜利;而中国的革命走的却是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同是社会主义国家,并且中国革命是在俄国革命指导下进行的,为什么会走上不同的道路呢?请你结合中国和俄国的历史进行一下比较,并简单谈谈你的想法。
(2)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现成的经验,它的发展是一个艰辛的探索过程。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进行了哪些探索?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阅读下面材料:
1917年8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第六次代表大会关于政治经济形势的决议:“第一次革命高潮提出的,我们党过去宣传的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是曾使革命和平发展,使政权无痛苦地从资产阶级转到工人和农民,使小资产阶级逐渐消除其幻想的口号。现在和平发展和使政权无痛苦地转归苏维埃已不可能,因为政权事实上已经转到反革命资产阶级政权手中。现在只有彻底消灭反革命资产阶级专政才是正确的口号,只有得到贫苦农民支持的无产阶级,才能完成这个任务——新高潮的任务。”
回答:
(1)文中的“第一次革命高潮”以及后来完成的“新高潮”主要指哪两次革命?
(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布尔什维克党为完成“新高潮”的任务而选择了什么方式?

材料一:收割队和征粮队征集的一切粮食,应按下列基础进行分配,首先应分配必须数量的粮食,以满足当地最贫苦阶层对粮食的需求。所征集的粮食不应移走,而应留在当地,所有征的粮食应立即无条件地送往粮食征集中心,这批粮食的分配,应由省粮食委员会根据上级指令执行。───列宁《关于收割队和征粮队的法令》
材料二: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可以用来改革和巩固自己的经济,也可用来提高个人的消费,用来交换工业品、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允许在地方经济流通范围实行交换。───前苏联文件
认真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二反映的分别是列宁在什么背景下实行的什么政策?
(2)这两种政策从内容上看有何不同之处?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
(3)根据列宁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结合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以及所学知识,请你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几条合理的建议。

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人物是谁?
(2)他对人类最杰出的贡献是什么?
(3)请你搜集有关他的故事,并谈谈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哪些精神品质。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历史活动课上的发言,其中有四处错误,请你帮他找出,并改正。
1917年,列宁亲自领导了二月革命。起义军英勇善战,很快攻克了临时政府盘踞的最大据点——斯莫尔尼宫,起义取得了胜利。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府——巴黎公社成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在探索俄国富强之路的过程中,为了抵制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联合反扑,列宁被迫实行“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帮助苏维埃政权度过了难关。
(1)错误:改正:
(2)错误:改正:
(3)错误:改正:
(4)错误:改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