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是历史的最好写照。下列描述中,能较好地反映欧洲封建社会统治情况的是
A.“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
B.“条条大路通罗马” |
C.“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
D.“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引发了资本主义各国的政治危机,因此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国家有( )
A.德国和日本 | B.英国和美国 |
C.德国和美国 | D.英国和日本 |
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
A.“北约”成立 | B.马歇尔计划 |
C.杜鲁门主义出台 | D.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
1921年,日本向参加华盛顿会议的本国代表发出训令,强调中国山东问题属于“不许变更事项”。日本不愿变更的国际条约应是( )
A.《凡尔赛和约》 | B.《九国公约》 |
C.《联合国家宣言》 | D.《华沙条约》 |
有学者这样评价近代英国:“它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成就都为世界其他地方提供了范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英国开创了一个新的文明。”以下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有( )
①利用议会限制王权
②最终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
③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④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和进化论学说
A.①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人们有理由推断,农民对解放无比感激,无比高兴……可实际上,法令在农民中与其说是欣喜,不如说是失望。”这是一位学者对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某一历史事件的评述。这一事件是( )
A.农奴制改革 |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
C.斯大林模式 | D.苏联解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