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与人类社会的进步相伴而生,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中外改革的历史,九年级(1)班组织了一次中外改革的探究。请你与同学们一起展开讨论。
材料一:(公元前356年,秦国任用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明确规定:“僇(lù)力本业(努 力搞好农业),耕绢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极大地调动了民众务农和作战的积极性。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采取什么措施调动了民众务农的积极性。
(2)变法中对于封建制度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的措施是什么?
材料二: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1861年起,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同样在这一年,大清恭亲王奕訢等大臣上奏的《通筹夷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一项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自救运动开始了。
(3)材料二中“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的开始时间?同时期的日本也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指出日本改革中最高瞻远瞩的一款措施。
材料三:我们原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
——列宁
(4)材料三中为改正现实生活中的这一“错误”,苏俄进行的政策调整是什么?
材料四:“……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摘自罗斯福总统1933年3月4日就职演说
(5)根据材料四中的现象指出罗斯福就职时面临的困境。针对这一情况,罗斯福实行新政,渡过困境,这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怎样的借鉴?
(6)通过阅读上述材料,你能得到怎样的认识?
阅读下列图片材料,回答问题:
(1)依据图一回答: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有过哪些严重失误?
(2)依据图二回答: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农村和城市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依据图三写出图中A、B、C、D、所代表的经济特区名称(对应答出二个即可)
(4)看了三幅图片后你有什么感想?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礼记•礼运篇〉
请回答:
(1)这种“天下为家”的局面是因为谁而开始?
(2)他破坏了禅让制,而采取了什么制度?
(3)从此我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到社会,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是封建社会的第一次大分裂时期,下图是这一时期不完整的政权更替图。
材料二: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1)完成材料一图表的填空。
(2)材料二中内容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这一历史事件有何影响?
(3)通过以上材料可知,这一时期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异)方,指意不同”,人君就无法维持统一。“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
(1)材料一中,图一反映了秦始皇的大一统措施之一是。图二为秦统一文字图,秦始皇把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为加强中央集权,秦始皇在地方推行。为加强思想控制,他采取了措施。
(2)根据材料二可知,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汉武帝采取这一措施后,对我国后世思想产生了什么正面影响?
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以上三幅图片分别体现了哪种宗教的文化?
(2)图一所反应的宗教在我国出现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三种宗教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