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一位农民创作了一首“稻谷赶黄豆,黄豆项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的民歌,你认为这首民歌创作的时代是
A.大跃进时期 | B.土地改革时期 |
C.抗美援朝时期 | D.三大改造时期 |
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事件是
A.1945年5月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 |
B.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
C.1945年8月美军在日本投下原子弹 |
D.1945年9月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
美国巨片《拯救大兵瑞恩》以1944年一场著名的登陆战为背景,谱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诗篇,这场战役是
A.诺曼底登陆战 | B.大不列颠之战 |
C.凡尔登战役 | D.敦刻尔克撤退 |
1943年2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贺信中说:“是你们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这一“转折点”是指
A.诺曼底登陆战 | B.《联合国家宣言》发表 |
C.苏军攻克柏林 | D.斯大林格勒战役 |
中国人常用“饮鸩止渴”来告诫人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将来的祸患。历史上英法把“饮鸩止渴”的绥靖政策推向顶峰的会议是
A.巴黎和会 | B.华盛顿会议 | C.慕尼黑会议 | D.雅尔塔会议 |
下列能够体现“弱国无外交”“强权即公理”这些霸权主义现象的是
①巴黎和会②华盛顿会议
③慕尼黑协定④《联合国家宣言》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