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诗中的“千里赖通波”指的是大运河( )
| A.发挥灌溉作用 |
| B.有千里之长 |
| C.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
| D.发挥防洪作用 |
如果把“议会对王权的胜利”、“历史上第一位总统的产生”、“忘我献身的法国公民”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是()
| A.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 B.新体制的创立 |
| C.工业文明的浪潮 | D.民族复兴的道路 |
美国一位经济学家指出:“全球化不是一种条件或一种现象,而是一种持续了很长时间的进程。……四五百年前这一进程就开始了。”标志“这一进程”开始的事件是()
| A.文艺复兴运动 | B.新航路的开辟 |
| C.英国工业革命 | D.“三角贸易” |
长征精神一直以来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断进取。下列红军长征路线按照行程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中央革命根据地——遵义——湘江——金沙江——赤水河——吴起镇 |
| B.中央革命根据地——金沙江——遵义——赤水河——湘江——吴起镇 |
| C.中央革命根据地——湘江——遵义——赤水河——金沙江——吴起镇 |
| D.中央革命根据地——遵义——金沙江——湘江——赤水河——吴起镇 |
图片承载历史。与下图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武昌起义 | B.北伐战争 |
| C.南昌起义 | D.秋收起义 |
1919年6月3日以后,五四运动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对于“新”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运动中心从北京转移到上海 |
| B.斗争方式从学生罢课变为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 |
| C.无产阶级取代学生成为运动的主力 |
| D.斗争对象从帝国主义变为北洋军阀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