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___①___开船,在桥石上一___②___,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___③___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___④___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如果给这几段文字加上小标题,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看戏途中
B.渔火点点
C.月夜行船
D.水乡夜景
(2)对画横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语言描写,表现了“我”的愿望得以实现时自由、欢快的心情。
B.语言描写,表现了一个孩子纯真的精神世界。
C.心理描写,表现了一个孩子复杂的精神状态。
D.心理描写,表现了“我”的愿望得以实现时自由、欢快的心情。
(3)节选文字①②③④处依次应填的动词是( )
A.点磕夹飞
B.点敲混飞
C.磕点混箭
D.点敲夹箭
(4)节选文字第2自然段的描写角度依次是( )
A.味觉 视觉 听觉
B.嗅觉 听觉 视觉
C.嗅觉 视觉 听觉
D.味觉 听觉 视觉
(5)这几段文字的语言特点是( )
A.冷峻犀利,富含人生哲理。
B.华美绚丽,摇曳多姿,生动形象。
C.清新自然,充满诗情画意。
D.古朴典雅,委婉含蓄,表意丰富。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株洲美丽而富饶,这里土地肥沃,适宜种果树、水稻,此外,还适宜栽种柑橘。 |
B.八个企业的领导干部在年底开会,研究2015年度如何深化企业改革的问题。 |
C.详细复述要尽量完整地保留原作的观点、内容,并且不改变原作中材料的顺序。 |
D.尽管你的捐献如何微薄,但在地震灾区人民的心目中,却比千斤的砝码还要沉重。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加强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使学生的人身安全得到保障。 |
B.也许,青春本身就是一本成长的流水账,需要我们小心的记录,精心地收藏。 |
C.糖就像烟草和酒精一样,是一种有潜在危害极容易让人上瘾。 |
D.李红家种植的葡萄刚采摘完毕,基本上全部被抢购一空。 |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每一只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一只老年斑羚摔得肝脑涂地。 |
B.以前的科幻电影中的许多设想,当时看起来真是不可思议,现在却不断地变为现实。 |
C.这里古民居鳞次栉比,虽经历风雨,渐显颓唐,却仍让游者深感其往日的辉煌。 |
D.这个白天看上去很一般的城市,一到晚上就流光溢彩,几乎可以与上海南京路媲美。 |
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消蚀旁骛按部就班一视同仁 |
B.寒暄家境眼花瞭乱拖泥带水 |
C.妖娆决择妇孺皆知不言而喻 |
D.喉咙愧怍甘拜下风一泻千里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贮藏(chǔ)泥泞(nìng)锐不可当(dāng)气势磅薄(páng) |
B.伶仃(líng)嫉妒(jí)瞠 目结舌(chēng)莘莘学子(shēn) |
C.铜臭(chóu)纤维(xiān)味同嚼蜡(jiáo)期期艾艾(ài) |
D.巢穴(xué)炽热(chì)一气呵成(hē)扣人心弦(xuá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