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据《掌控中考》测试题改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当前南北之间的矛盾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间的斗争。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陆上和平共处了。
——马克思《美国内战》
材料二 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列宁《关于纪念日》
材料三 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人国内
——1868年日本某官员语
(1)材料二、三所反映的各是什么历史事件?材料一所反映的事件中颁布了什么重要文献?
(2)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各国的影响有什么共同之点?
(3)材料三中“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人国内”,具体在经济和教育方面用了哪些措施?
(4)上述三国崛起,你认为对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美国南北战争 日本明治维新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
材料二:美国在1932年的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候选人当选为总统。面对"大萧条"现状,他坚定地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另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
(1)材料一中"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通过什么战争实现的?战后,美国颁布的哪部宪法确立了美国是联邦制国家?
(2)在"拯救了美国"的战争中,林肯颁布的哪部文件,从法律上废除了奴隶制度?
(3)材料二中当选为总统的民主党候选人是谁?为对付"大萧条"现状,这位美国总统大胆"试验",一上任,就宣布实行什么政策?
(4)综合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我们从美国发展史中能借鉴些什么?

材料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把世界正义的力量团结在一起,各国人民为捍卫和平奋起反击法西斯侵略。苏德战场是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之一。中国战场是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是打败日本法西斯的决定性力量。反法西斯战争孕育了反法西斯精神。传承反法西斯精神和抗战精神,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材料二:战后,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沦为二、 三流国家。美、苏以欧洲为主战场的"冷战",更使欧洲人民终于意识到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了。
(1)材料一中"世界正义的力量团结在一起",决定建立联合国是哪次会议?
(2)根据教材,请写出苏联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大贡献的战役一例?
(3)卢沟桥事变后,国共两党共赴国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这是国共两党第几次合作?
(4)材料二中"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5)为了不再"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西欧在欧共体的基础上,建立起的区域合作组织是什么?这个组织的出现,推动世界政治格局朝什么趋势发展?
(6)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抗日战争胜利多少周年?
(7)传承反法西斯精神和抗战精神,具有重大意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抗战精神的理解?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材料一中"开天辟地的大事"指的是哪次重要会议?
(2)材料二"共产党一心救中国"的奋斗中,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起义,在哪座城市爆发?1927年,谁领导了秋收起义,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如果说,长征创造了中国革命史上伟大的传奇,那么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怎样重大的意义?
(4)历史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宥新中国"。请写出标志新中国成立的事件?
(5)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的胜利,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历史证明,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编者按: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生产率,……苏俄实行新政策,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种税的税额应当比以前用余粮收集制的方法所征收的少)除大型企业仍然由国家管理外,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型企业,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恢复自由贸易……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材料二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了对付经济危机,他一上任,就宣布实行新政。国家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和调节。罗斯福政府花费巨资兴建大型水利工程,包括许多巨型堤坝和水库。这些工程使美国政府获一举多得之利。
--摘编自百度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欧国家百废待兴。西欧国家发挥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利用美国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欧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到20世纪90年代,欧洲国家区域一体化趋势日益增长。1999年元旦,欧洲通用货币欧元正式启用。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材料一体现了苏俄哪一新政策的内容?这一政策主要"新"在哪里?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说明美国政府兴建大型水利工程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3)材料三中美国的"援助"指的是什么?20世纪90年代,欧洲国家区域一体化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4)从苏俄实行新政策和罗斯福实行新政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年代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粮食产量
5.02亿千克
6.70千克
7.15千克


材料二在推进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设立经济特区是一个重大的突破。1980年,国家首先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这四个经济特区毗邻香港、澳门,与台湾隔海相望,历史上有出海谋生的传统,在海外拥有众多的华侨、华裔,便于发展外向型经济。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材料三 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途中,多次发表谈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特区姓"社"不姓"资"。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实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发展才是硬道理。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1)材料一中,凤阳县粮食产量三年跨了三大步,直接得益于哪一农村经济体制的推行?农民获得的"红利"是什么?
(2)材料二中,深圳、珠海是在哪个省设立的经济特区?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将四个经济特区设立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何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