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掌控中考》测试题改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当前南北之间的矛盾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间的斗争。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陆上和平共处了。
——马克思《美国内战》
材料二 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列宁《关于纪念日》
材料三 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人国内
——1868年日本某官员语
(1)材料二、三所反映的各是什么历史事件?材料一所反映的事件中颁布了什么重要文献?
(2)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各国的影响有什么共同之点?
(3)材料三中“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人国内”,具体在经济和教育方面用了哪些措施?
(4)上述三国崛起,你认为对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世界博览会是展示世界文明成果的盛会,科技与创新推动了历史的前进。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851年5月,英国伦敦水晶宫展览会首次成功的向世界人民展示了工业革命时代的辉煌成就。被称为工业革命“灵魂式的发明”是什么?他把人类带入什么时代?
(2)如果请你设计主题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展”的黑板报,你会重点介绍那两个国家极其重要的发明创造?
(3)请你举例说明第三次科技革命对我们的学习生活产生的影响?
(4)科技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但也带来很多负面影响,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高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材料二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大规模开垦荒地,种植玉米。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 1991年12月27日,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在德国电视台发表演讲时表示,对苏联的解体感到“羞愧”和“耻辱”。
(1)材料一中提到的列宁的思路指的是什么?后来僵化的苏联模式的特点是什么?
(2)材料二提到的措施是哪位苏联领导人实施的改革措施?这次改革结果如何?
(3)苏联解体时的领导人是谁?
(4)苏联解体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至少答出两点)
归纳整理:20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磨难,进一步走向文明与成熟。请将下列表格补充完整。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是一战后召开的两次重要的国际会议,这两次会议的名称分别是什么?通过这两次会议形成的世界格局是什么?后来哪个国家向其发出挑战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召开的什么会议奠定了二战后什么样的世界格局基础?这一格局下出现了两大敌对的军事组织,它们分别是什么?
(3)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旧的世界格局终结,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是什么?其发展趋势是什么?
探究题
中国人的“中国梦”,历经艰辛与坎坷,却从未停止。这些梦想将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连成一线。
材料1、【理想之梦】“自1840年以来,中国人中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
(1)中国人实践了“西方新型工业的梦想”的是什么史实?
材料2、【救国之梦】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泱泱文明古国面临亡国的危险,中华民族陷入苦难的深渊。中国人民在抗争,仁人志士在求索。黑暗中,产生了一位杰出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他就是孙中山。
(2) 孙中山 “救国之梦”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他抗争和求索的最大成就是什么? (4分)
材料3、【建国之梦】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
(3)结合材料指出毛泽东为实现“建国之梦”探索出的“中国式”的革命道路是什么?这条道路开始的标志是什么?(4分)
材料4、【复兴之梦】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时定义“中国梦”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013年3月1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举行闭幕会,会上习近平主席九提“中国梦”,且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够实现。
----摘自《时政新闻》
(4)习近平主席讲话中提到的“中国梦”指的是什么?
(5)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请你谈谈怎样才能更好地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