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是实,立宪是虚”,这可以用于描述
| A.18世纪中后期的英国君主立宪制 |
| B.19世纪后期的法国民主共和制 |
| C.18世纪中后期的美国民主共和制 |
| D.19世纪后期的德国君主立宪制 |
德国汉学家指出“中国在11世纪至13世纪发生了根本的社会变化”。“根本的社会变化”在政治上体现为
|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
| B.二府三司取代了前朝的三公九卿 |
| C.官僚政治取代了过去的贵族政治 |
| D.文官政治取代了前朝以地方藩镇为代表的军人政治 |
以下可能属于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的“拨乱反正”时期言论的是
| A.“要大鸣大放,大辩论” |
| B.“革命有理,造反无罪” |
| C.“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
| D.支持高等院校招收“工农兵学员” |
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七十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 A.“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
| 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
| C.“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
| D.“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
“文革”结束后,从“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到邓小平南巡讲话,我国出现了两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这两次思想解放分别是指
| A.否定文化大革命和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 |
| B.纠正“左”倾错误和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
| C.破除对领袖的个人崇拜和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崇拜 |
| D.确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确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下表为“一五计划”期间150项实际实施的重点建设项目分布情况(部分),由此可见“一五计划”的工业布局
| 省份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北京 |
河北 |
湖北 |
山西 |
江西 |
云南 |
内蒙古 |
| 项目数 |
24 |
11 |
22 |
3 |
8 |
6 |
6 |
3 |
5 |
5 |
A.片面发展东北地区
B.有助于形成较为合理的工业布局
C.重点在北京周边省份
D.片面发展重工业